东晓教程推荐练习方法


东晓教程推荐练习方法

文章插图
洞箫即为萧,别称“竖吹”、“尺八”、“竖篴”、“通洞”等 。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吹管乐器,是最常见的民族乐器,多用九节紫竹制作,亦可用白竹制作 。

东晓教程推荐练习方法

文章插图
常用于古琴合奏或传统丝竹乐队,也用于独奏 。刻有龙凤的那对二笛叫“龙凤笛” 。独奏曲目包括《鹧鸪飞》、《化妆台》、《刘》等 。,琴笛合奏包括《梅花三弄》、《平沙罗燕》等 。
萧源于古代骨哨 。我国最早出土的乐器属于新石器时代河南舞阳县贾湖的骨笛,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嘉湖遗址延续了1500年,从9000年到7500年前 。这里发现的骨笛包括5孔、6孔、7孔、8孔 。很多实物证明骨笛在这里是从5孔发展到8孔的 。

东晓教程推荐练习方法

文章插图
历史上也叫笛子,唐朝以后特指竖笛吹 。原来叫“”,现在叫“萧” 。中国古代管乐器 。历史悠久,音色醇厚柔和,安静优雅,适合独奏和合奏 。
东晓的颤音演奏方法
颤音的效果类似于弦乐器上颤抖的手指 。在实践中,每个手指都要独立颤抖,颤音的速度要根据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来确定 。颤音,也称为“打击”,或“打击”,在效果上类似于弦乐器上的颤音 。
颤音的演奏方法是这样的:先发出原生音,然后均匀快速地打开和关闭原生音上方的第二个音孔,使原生音和其上的第二个音快速均匀地交替 。颤音标有“tr” 。

东晓教程推荐练习方法

文章插图
第二颤音:打开和关闭原生音的上第二音孔 。除了常用的第二颤音,还有第三颤音、第四颤音(不常用)等等 。第三个颤音是打开和关闭原生音的上三分之一孔 。
【东晓教程推荐练习方法】三度颤音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常用的,如内蒙古和西藏的民间音乐 。颤音的速度(手指运动的频率)取决于音乐的情绪和速度 。
颤音是一种常见的技巧 。练习颤音时,每个手指都要能独立颤抖 。三度颤音是指两个手指同时运动,要求快且均匀,一定不能快也不能慢 。颤音的练习一次需要十五秒,相当于八拍左右的慢板 。在实际演奏中,颤音由慢变快,也由慢变快,然后慢慢恢复到原来的音调,没有颤抖 。

东晓教程推荐练习方法

文章插图
肖基本功:
1 。呼吸方法训练
呼吸方法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三种 。吹笛子基本采用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 。
腹式呼吸主要靠腹部运动 。吸气时腹部需要逐渐膨胀,呼吸时腹部逐渐收缩,才能吸入最多的空气 。初学者应从体验深呼吸开始,像闻花一样通过鼻子吸气,逐渐向腰、腹、胸、背周围扩张 。
2 。嘴唇训练
低音区要平吹,高音区要猛吹,超高音区要超吹 。练习高低转换,感受高吹低吹时风门的变化 。
3 。手指训练
在按照正确的指法按压音孔的前提下,按照音孔训练独立移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平时不吹长笛的时候,也可以练习一下手指的伸展能力 。
4 。舌头训练
多练习吐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