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涨到9.3分,这国剧终于平反了( 三 )
同样地 , 虽然《走向共和》主要内容是慈禧太后60大寿到张勋复辟这段历史 。
但剧中不仅仅呈现王朝的没落 , 社会制度的过渡 。
更重要的是校正了教科书中的刻板形象 , 通过还原历史耻辱柱上真实的人物 , 表现人性的复杂、现实的多面 。
真正实现了以史为鉴 , 以史为镜 。
《甄嬛传》的当下性更是显而易见 。
有人把它当成职场厚黑学宝典 。
有人则将人物层层剖析 , 台词倒背如流 。
随着时代的变化 , 也有了新的解读 。
当年人人痛恨的安陵容 , 在当下却成了很多普通人的代言人 。
精疲力尽的社畜、内向型人格者 , 从她身上找到了深刻的共鸣 。
甚至还由此开创了「安陵容文学」 。
加之国产剧集体摆烂 , 观众宁愿重刷老剧 。
这些作品得到了更好更广泛的传播 。
时隔多年 , 不仅没有退出舞台 , 还持续发光发热 , 展现出了极高的长尾价值 。
成为网友二创的素材 , 活跃于短视频等新兴平台 。
不难发现 , 这些成功翻身的国产神剧 , 对于今日的影视圈依然有借鉴价值 。
它们证明了 , 创作者本该保持思想独立 , 而非跟风 。
当下 , 遍地是「追热点」式的影视剧 。
大女主题材、甜宠剧 , 都是扎堆出现 。
翻拍成风、内容同质的问题严重 。
直接导致观影群体固化 , 收视口碑两级分化 , 作品大都昙花一现 。
这种创作的乏力 , 严重掣肘国产剧的发展 。
殊不知 , 真正的经典作品是难以复制的 。
好的作品不是顺时而动 , 而是敢为人先 。
优酷在重映《大明王朝1566》时 , 做过详细的数据调查 。
发现这部剧的受众已经从最初的知识分子、精英高端人群 , 扩大到了对「鲜肉+IP」偶像剧审美疲劳的年轻受众 。
其次 , 扎实的内容才是一部剧的立身之本 。
经典作品都把精力、金钱投在拍摄、制作上 , 十年磨一剑 。
不急功近利 , 精心打磨内容 。
《大明王朝1566》的经典背后 , 就是导演、演员的全身心付出 。
演员下戏前 , 要先看导演推荐的书 。
开拍前 , 所有演员提前一个月进组筹备 。
早晨5点起床背词 , 7点出发拍摄 , 每一场戏都不能敷衍 。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 , 主角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溃兵 , 被日本追着打了大半个中国 。
为了演出一年不洗澡 , 又脏又颓的效果 。
每个演员都自毁形象 , 晒到黝黑 , 甚至有人吃了5个月的牙蜡 。
反观当下 , 大部分从业者更热衷于斥巨资请流量 。
花更多的钱在作品之外 , 铺天盖地营销 。
企图用演员带火作品 , 营销洗脑观众 。
作品本身却越来越粗糙 。
演员演技也是仅粉丝可见 。
热度口碑倒挂 , 观众只会越来越不买账 。
因而 , 回归理性 , 尊重观众是扭转现状的关键 。
作为大众文化产品 , 电视剧追求商业利益无可厚非 。
但作为精神文化产品 , 它还承载着输出价值理念的社会责任 。
对观众而言, 审美快感的获得绝不单纯是感官层面的刺激 。
更多是对人们精神困境的深层关怀与满足 。
生活没有那么多惊涛骇浪和波澜壮阔 。
真正优质的作品也不狗血、不曲折 , 全靠走心的内容、细节、演绎取胜 。
正如毛尖老师所说 , 拍国产剧其实只要把中国饭菜做好 , 就能传递出最基本的精气神 。
但如今大多国产剧动辄吃牛排 , 饭菜做得塑料 , 全靠台词「好吃好吃」撑 。
其实是给观众降智 , 及格线都达不到 。
很多人夸赞《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用拍电影的手法拍电视剧 。
但导演表示 , 他确实是完全用电视剧的手法在拍摄 。
只是之前很多剧作的拍摄没有达到电视剧拍摄标准 , 让观众降低了预期 。
由此可见 , 一味舍本逐末 , 追求热度、收视 。
造成劣币逐良币 。
基本的标准都难以达到 , 更遑论再铸经典 。
归根结底 , 以品质求生存 , 以口碑谋效益 。
这 , 才是国产剧集体摆烂下的突围之道 。
推荐阅读
- 黄子韬|开播遭遇差评!曾经9.3分的国综,如今尬到人都麻了
- 韩剧|近10年评分最高的10部悬疑韩剧:《信号》有望拍第二季,最高9.3分
- 猎罪图鉴|豆瓣开分6.9,如今涨到7.4,《猎罪图鉴》评分实现逆生长!
- 原神|原神:三位新神被曝光?现在谣言越来越离谱了,2.7送四星弓箭
- 赵本山|赵本水,模仿赵本山后,收入从3千涨到了年入160w
- 功夫|冷知识:《功夫》悄没声涨到8.7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