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涨到9.3分,这国剧终于平反了( 二 )


文艺评论家叶匡正也说 , 这是「山寨版的战争剧」 , 让重大历史事件成了田野上的牛粪 。
以至于后来再也没有主流电视台播出过此剧 。

但谁料 , 随着时间的发酵 , 《团长》居然「逆袭」了 。
十年过去 , 豆瓣评分涨至9.4 。
成为很多人反复重刷的神作 。
至今依然是国产战争剧里难以超越的一座高峰 。

《大明王朝1566》也是如此 。
2007年在芒果台被当作开年大戏 , 高调播出 。
本被寄予了厚望 , 没料反响扑街 。
收视率不足0.5% , 仅为当时芒果台平均收视率的四分之一 。
差一点就刷新了台内年度收视新低 , 资本方赔得血本无归 。
播出十几天后就下架 , 改播韩剧 。

观众反馈也不佳 。
不少人都批评不好看、没逻辑、没吸引力 。
期望而去 , 失望而归 。


直到2017年 , 优酷网重新播出 。
口碑翻身 , 好评连连 。
豆瓣分数高达9.7 , 至今稳坐国产剧头把交椅 。

类似的 , 还有《走向共和》 。
不仅首播收视率极低 , 之后又因台词出格被停播雪藏 。
争议声也不少 。
很多观众批评此剧不符合历史 , 大搞翻案 。

时隔多年 , 口碑相传 , 这部剧也终于得到了「平反」 。
豆瓣9.6 。
赫然成为中国历史剧的标杆 。


经典佳作遇冷 , 背后成因复杂 。
最直接的原因是播出平台的问题 。
当时有限的观看渠道影响了这些作品的传播 。
《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三家卫视同步上星播出 。
却也因此沦为了卫视抢占收视的牺牲品 。
各家卫视为了争抢进度 , 有的把三集剪成两集 , 有的干脆一天播十几集 。
导致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

《大明王朝1566》起初被芒果台买断版权 。
然而这部剧严肃沉重的题材 , 显然和芒果年轻化、娱乐化的受众并不匹配 。

版权期结束后 , 各大电视台看到如此低的收视率 , 担心亏损 , 也没敢去接手 。
导致这部剧长达10年无人问津 。
其次 , 这些剧作都是超前于时代的 , 也注定难以被第一时间接受 。
《我的团长我的团》播出时 , 是抗日神剧遍地开花的时期 。
观众看惯了「手撕鬼子」的的抗日爽剧 , 乐于接受二元对立的英雄主义 。
这部剧却反其道而行 。
剧中 , 通过「炮灰」主角的个人记忆回溯真实历史 , 挖掘了更为复杂的人性 。
让很多观众期待落空 。

同时 , 剧中近乎舞台剧风格的表演形式 , 文本的文学性 。
以及很多荒诞、错乱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
也挑战了观众的审美 。

《大明王朝1566》同样生不逢时 。
在穿越剧、宫斗剧、帝王剧等大行其道的时期 。
这部剧充分尊重史实 , 尽可能展现了历史的真实 , 现实的残酷 。
剧中一心寻道修仙的嘉靖最后却因丹药而死 。
一生兢兢业业、为国为民的海瑞 , 最后的抱负和期望被现实无情打破 。

没有开金手指的情节 , 没有小人物反杀的爽感 , 有的只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平凡、挣扎的个体 。
一方面 , 通俗性、娱乐性大打折扣 , 很多观众大呼没意思 。
另一方面 , 这部剧没有像戏说历史剧一样 , 从零开始交代故事背景 。
有一定的历史门槛 , 这劝退了不少观众 。

《走向共和》亦是如此 。
作为一部大手笔史诗巨作 , 突破近百年来已经形成的胜利者视角下的历史 。
尽可能从上层表现权力运作的复杂内幕 。
只是当时 , 习惯了戏说类历史剧的观众口味还比较单一 , 一时难以消化 。
导致收视率并不高 , 受众群主要集中在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层的人群 。

但好的作品如同佳酿 , 越陈越香 。
口碑反涨 , 靠的是精湛的演绎、扎实的剧本、可无限解读的内涵 。
《我的团长我的团》不局限于爱国主义 。
将个人、灾难、命运等问题推至对民族精神、国民性等更大意义上的反思和观照上 。

也暗合了现代人对宏大叙事的怀疑态度 , 常常被用来隐喻现实 。
前段时间 , 这部剧就因为「疫情团购」翻红了 。

《大明王朝1566》不仅在讲述历史 , 也是在反映当下 。
塑造了深入人心的明朝反腐第一人海瑞 。
与当代社会官场反腐问题紧密结合 。
剧中的权力斗争 , 也被看作职场法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