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2022将成为历年最难毕业季,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向左考公向右进厂

失业保险|2022将成为历年最难毕业季,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向左考公向右进厂

文章图片

失业保险|2022将成为历年最难毕业季,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向左考公向右进厂

据教育部统计 , 202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 , 相比2021年增加了167万人 , 规模和增幅均创新高 , 今年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难毕业季” 。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 , 主要还是这几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好 。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复杂 , 以往毕业生们向往的互联网大公司也纷纷裁员 , 很多大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 , 可以说学生是“毕业即失业” , 而今年就业人数突破千万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 大学生之间的竞争就更大了 , 找工作也就更难了 。 那么他们的就业该何去何从呢?

部分专业就业压力山大 , 而过去极好就业的工科也会面临挑战 , 比如电气工程 , 2021年国家电网总报名人数超过85万人 , 报考人数上涨了59.1% , 这就意味着同学们之间的竞争压力在逐渐增加 , 而有些热门岗位报考和录取比例在2000:1 。 而2022年国家第一批招录的累积报名人数就达到了34万 , 是近年来第一批最高 , 岗位仅有1.2万不到 。
受就业压力影响 , 好的岗位更是稀少再加上疫情的影响 , 毕业生延迟就业选择考研或考编上 , 俨然已成为一个趋势 , 甚至出现了“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样的说法 , 但是无论是考公还是考编 , 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 想要上岸并不容易 。 庞大的大学毕业生求职需求与实际企业职位需求脱节矛盾 , 使得大量的大学生涌入了考公、考研之中 , 还有很多人不仅考公还要考研 , 为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 不管哪个上岸都是有益的 。
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生有追求的去考公 , 体制内的工作相当于自己拿到了铁饭碗 , 是这个阶段非常稳妥且相当智慧的选择 , 但在如此庞大的考公队伍中 , 几百个人共同竞争一个岗位也是家常便饭的事 , 在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中 , 最夸张的一个职位出现了2万选一的情况 。 近两年来职业院校的地位不断增加 , 因为需要更多的人进厂打工 , 目前东莞用工荒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形成了两道亮丽的风景线 。



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 , 可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 社会上也存在“三千块请的来大学生请不来农民工”的说法 。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涌入社会 , 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 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 甚至沦为社会的“底层”呢 , 主要有这四个原因 。
第一 , 高校逐年扩招
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推迟初次就业时间 , 近年来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大 。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顺利进入大学的校门 , 也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即将毕业进入社会 。 这样一来不仅教育基础设施的压力越来越大 , 同时对教育质量也有一定影响 。 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涌入社会 , 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和薪资待遇有所下降 。
第二 , 疫情后各行业出现的招聘萎缩 。
疫情冲击了整个社会经济 , 比如教育培训行业的许多中小公司在去年就没有扛住 , 破产和并购的情况发生比较常见 。 一部分中小行业受到疫情的冲击影响 , 导致就业岗位的数量上会出现波动 。 实际上在去年底 , 不少互联网大厂都出现了缩招乃至停招的情况 , 企业的招聘需求是减少了 , 可是应届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却并没有减少 , 反而呈现出逐渐增加的态势 。 既然是僧多肉少 , 大学生感觉到找工作困难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了 。
第三 , 大学生好高骛远的心态
大学生求职难的另一个内在因素其实是自己好高骛远的心态 。 很多年轻人会把小目标设置得非常高 , 他们不仅希望自己拿到一份高薪的offer , 而且还期待着公司平台大、发展快、有人情味、加班少 , 最好能提供住宿 。 可是现实的职场上能够符合这些条件的企业真的是凤毛菱角 , 假设你也不是这么多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 能力够不到但条件却那么高 , 企业当然很难接纳这样的求职者 。 而且 , 如今很多人才缺口大的企业大多是带销售性质的 , 比如房地产销售、保险销售、汽车销售等 。 很多学生吃不了这份苦 , 又拉不下面子 , 这也就导致就业路更狭窄 。
第四 , 成长在温室 , 不了解社会环境
人人都说大学是座象牙塔 , 大学生在这座象牙塔里依旧我行我素的生活着 , 在大学时大部分人都过的十分悠闲 , 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也仅限于期末考试成绩 , 只要大学不挂科 , 就能顺利毕业 , 没有压力 。 学生花着家长给的生活费 , 躺在宿舍追着剧 , 小日子过的十分滋润 , 完全忘记了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 更不了解当今社会中的就业压力是怎样的 , 直到毕业后才发现自己难以适应社会的步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