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特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了文字雏形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 。以夹砂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 。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 。沙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有堆纹和篮纹 。三足器、圆足器发达,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 。典型器物为觚形器、釜形器、钵形器、罐形器、镂孔圈足豆、双鼻壶、背壶、宽肩壶、实足鬹、袋足鬹、高柄杯、瓶和大口尊等 。
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牙的习俗 。是流行于古代中国东方、南方的拔牙习俗的发源地 。在王因、大墩子墓中的骨骸上,还发现颌骨异常变形的现象,某些个体臼齿外侧严重磨损甚至内缩,有数例在变形处置有小石球或陶球,变形当是由于长期口含小球所致 。这是大汶口文化所独有的奇特习俗 。此外,死者随葬獐牙、獐牙勾形器以及龟甲等,也为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所少见 。
制陶技术
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灰陶和黑陶的数量较少 。陶器的制作以手制为主,轮修技术已普遍使用 。纹饰有弦纹、划纹、乳丁纹、绳索纹、附加堆纹、锥刺纹以及指甲纹等 。彩陶数量增多,且花纹繁缛,其中圆点、弧线以及勾叶纹,与仰韶文化庙地沟文化类型相似,可能受到了仰韶文化的影响 。
中期以夹砂红陶的数量最多,次为泥质黑陶和灰陶,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的数量最少 。中期的陶系和早期的区别是泥质红陶数量的减少和泥质黑陶、泥质灰陶数量的增多 。中期还出现了一些火候较高锦儿质地较为细密的灰白陶 。陶器的制作手法主要以手制为主,轮修比较普遍,一些小型的器物已经开始轮制 。陶器以素面为主,部分器形表面磨光 。发现有繁缛的编织纹图案 。有少量的彩陶 。
晚期的制陶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轮制技术已用来生产大件陶器 。烧窖技术有了改进,烧制出额薄胎磨光黑陶,胎厚仅1—2毫米 。通过提高窖温,烧出薄胎、质硬、色泽美的白陶、黄陶和粉色陶器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器以灰陶最多,次为黑陶和白陶 。出现了大宽肩壶、瓶等新型器形 。中期已经出现的仿兽型陶器,在晚期又有了创新 。彩陶到晚期减少、但仍有纹样复杂的多色陶器 。
房屋建筑
大汶口文化发现的建筑遗迹不多,属于早期的仅有几处残迹,不得窥其整体结构 。中期建筑遗存,在呈子遗址发现一座20平方米许的方形地面房基,门向南,平地挖槽筑基,槽内竖柱,填土后锤打,室内的4个柱洞里填有碎陶片、石子、灰土,紧密坚实 。大墩子墓中出土3件陶屋模型,有方形、圆形两种,都作攒尖顶,有的有门窗,四周有檐,屋外壁上刻有狗的轮廓线,它提供了中期住屋的立体形象 。晚期建筑,在三里河遗址发现4座房基 。一座保存较好,平面椭圆形,亦为挖槽筑基,室内有1米多深的圆形窖穴,内有朽粟,发掘者认为是座库房 。
墓葬文化
大汶口文化墓葬发现的较多 。
早期文化遗存墓葬头主要朝向为东,也有朝向北的 。葬制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合葬 。合葬以同性合葬和多人二次合葬为主 。多人二次合葬墓的人骨排列的十分整齐 。早期墓葬在后期随葬品出现多寡不一的现象,并且表现的比较显著,多者达四五十件,寡者一件都没有 。随葬生产工具的情况男女也不相同 。男性多生产工具和手工工具,女性多生活用具 。用狗殉葬的多为男性 。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还普遍使用獐牙和獐牙勾形器以及龟甲等随葬,同时还普遍存在对成年男女拔除门齿和对头骨进行人工变形等现象 。拔牙的年龄都在15—20岁之间 。
中期文化遗存墓葬头大多朝东或朝北 。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有一定数量的合葬墓 。合葬墓中有同性合葬,一定年龄相当的成年男女合葬、大人和小孩合葬三种 。其中以一对年龄相当的成年男女合葬墓的数量最多 。二次合葬墓相比前期减少 。中期同性合葬墓数量很少,大多都为两男性合葬 。一对年龄相当的成年男女合葬,人骨架排列一般是男左女右 。有的成年男女合葬墓的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区肢面向男性,随葬品大都在男性一侧 。随葬品的多寡不一较之前更加突出,多者达六十余件,寡者则一无所有 。富有的大墓,不但随葬品多,而且很精致,并用数量较多的象征财富多寡的猪下颌骨和猪头随葬,甚至用整猪、整狗随葬 。中期的部分大墓和中型墓设有二层台及原木搭成的葬具 。

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特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了文字雏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