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发动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孙权明明打了胜仗,为何还要率先向刘备求和?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
孙权打了胜仗还求和,听起来是有点匪夷所思,未免也太怂了 。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孙权这事儿做得确实没错 。

如果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发动夷陵之战-

文章插图
当时夷陵之战刘备虽然输了,但是却远没有达到败亡的程度 。而东吴虽然赢了,但也没有再进一步的实力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夷陵之战后,吴蜀两国之间保持了一个很微妙的平衡 。蜀国原本是一路高歌猛进,结果疏忽大意,被陆续一把火烧回了老家,损失惨重,中生代将领冯习、张南等人身死,刘备也是卧床不起 。当时蜀汉跟东吴可以说是旧怨未了,再添新仇 。
蜀国向来是以兄弟情谊为重,最讲义气,大家心中都很不服,叫嚣着要报复 。但是很显然,元气大伤得蜀国没有那样的实力,总之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 。
而反过来东吴这边,虽然是胜了,但是其实自己损失也不小 。
众所周知,夷陵之战陆逊是靠火攻取胜,其放火烧山,击溃了蜀军 。
但这里的火攻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直接一把火把蜀军放里面给烤了,满山的大火并不是为了烧死敌人,而是让敌方阵营大乱 。大火烧开之后,蜀军大乱争相逃命,东吴众将这才趁势掩杀,一举破敌 。
在古代的冷兵器作战时代,想“无伤”取胜基本不可能,所以东吴也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再加上在先前富池口之战等战役中,蜀军对东吴确实是比较占优,给吴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也正是因为前线失利,陆逊才能说服众将主动退守,不然双方就直接正面硬刚了 。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夷陵之战后,蜀军虽然退却,但并没有退多远,就驻扎在秭归 。
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 。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 。先主自猇亭还秭归 。——《三国志·先住传》
这有点让孙权心里没底,鬼知道这冲过去会不会被翻盘?
不管怎么说,继续攻打蜀汉完全是弊大于利 。益州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多山林之地,江东大军虽然士气正盛,挟大胜之威,但是不擅长打山地战这是不争的事实 。益州是蜀汉的大本营,对于蜀汉的军队更是有着主场优势 。一旦江东大军陷入战争泥潭,胜负未可知啊 。
所以,两军在边境开启了一段对峙期,而这期间,也没有求和不求和的,基本上就互相打嘴炮 。一个说我要报仇,一个说我赢了你的听我的 。
如果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发动夷陵之战-

文章插图
真正让孙权改变态度的是曹丕 。
三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其中关键的两个字就是“制衡” 。在三国前期,曹魏一家独大,剩下的孙刘只好联合起来谋求生存 。
后来蜀汉综合实力突出,刘备也领兵攻打东吴,这时的曹吴又达成了同盟关系 。孙权知道,如果此时曹魏乘机发难,自己将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 。所以早在夷陵之战前,孙权就早早的联系到曹丕,表示称臣 。
即公元221 年农历七月,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挥兵东征孙权 。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 。而曹丕也乐得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 。所以魏国当时接受了孙权求和的请求,但是没有派兵支援东吴 。
事实上,当时谋士刘晔曾经建议曹丕伐吴,但是被曹丕否决了 。
如果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发动夷陵之战-

文章插图
这才有了后来的夷陵之战,只有吴蜀两国唱大戏 。
但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 。夷陵之战后,曹丕觉得时机成熟,以孙权不是真心称臣为由,出兵攻打东吴 。
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 。——《三国志·吴主传》
这下孙权可慌了,这时候要是刘备跟着夹击自己,那可就麻烦了 。于是赶紧派使者找刘备,看看妹夫是个什么态度 。刘备当时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也没啥心思来找孙权麻烦,所以态度还算可以 。后面因为对魏战事不利,孙权再度派人去找刘备,安抚一下,希望前妹夫不要背后捅刀子,刘备同样应允 。
如果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发动夷陵之战-

文章插图
事实证明,孙权的担心是很对的 。因为魏军从当年九月一直战至第二年的三月才退,这一战整整打了六个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