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多不要脸,才敢把她踢出娱乐圈( 二 )



1939年 , 伍锦霞拍摄了《女人世界》 , 全片女性阵容 。
由36位女明星参演 , 比美国米高梅的全女性阵容影片还要早了7个月 。
这36个角色里 , 并不局限于妈妈这样的女性角色 , 而是分别来自社会不同的阶层 , 有职业女性 , 也有舞女与交际花 。
影片的中心 , 也只关于她们自己——
女性如何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 。


这样的一位电影导演 , 却被人叫了一辈子“霞哥” 。

她在女性还只穿裙子、留长发的年代 , 把黑色的头发梳成一头帅气的男式童花头 , 头发向左梳着浅浅的波浪 。

她的一生只穿衬衫、灰白色的外套和西装长裤 。
当时一家香港报刊如此形容伍锦霞:
“她的面颊轮廓分明 , 嘴唇线条柔和 , 看上去只有十七岁 。 ”
当时剧组里一名女演员 , 疯狂追求伍锦霞 , 两人分手后 , 传言该女演员扬言谁靠近伍锦霞就砍谁 。

这样一名个性鲜明的女性电影人先驱 , 难以想象的是 , 此前几乎被人遗忘 。

2003年 , 有人在旧金山机场附近的垃圾场里 , 捡到了600多张旧照片 。
这些照片的主人 , 正是伍锦霞 。
如果不是该发现者把这些照片卖给一位华人 , 这些照片会就此消逝 。

即便在当年 , 她的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 。
当年每天一千多人排队购票的《金门女》 , 是伍锦霞与当时著名电影人关文清的联合导演作品 。
但在电影首映后 , 当地报纸上只称“《金门女》为关文清作品” , 畅谈关文清在宴席上如何与投资人谈笑风生 , 却只字未提伍锦霞 。

就连关文清在晚年发表的自传 , 详细回顾他在好莱坞的工作生涯以及《金门女》 , 也一字未提伍锦霞 。

直到2013年 , 一位导演魏時煜拍摄了纪录片《金门银光梦》 。
她走访了散落在全世界的伍锦霞的亲朋好友、电影研究者 , 才一点点打捞起这个女导演的过往 。
伍锦霞的妹妹在纪录片中感慨地说 , 姐姐是一家人的骄傲 , 很开心现在有人为她写书了 。
随后 , 摇头一叹:

“唉 , 可惜可惜太迟了 。 ”
在历史的尘埃中“打捞”一个人 , 是有期限的 。
伍锦霞在1970年去世 , 享年仅55岁 , 当年的亲朋好友 , 现在大多也已离世 , 妹妹也已白发斑斑 。
照片资料被扔到垃圾场 , 电影公司倒闭后 , 很多电影拷贝也消失不见 。
如果再晚几年 , 这些吉光片羽恐怕也不在了 。

打捞完世界上第一位华人女导演 。
再来个快问快答——
1 , 中国本土第一位女性导演是谁?

2 , 新中国成立后 , 第一位女性导演是谁?

3 中国历史剧巅峰之《雍正王朝》《汉武大帝》《乔家大院》 , 你会认为是女性导演拍的吗?是谁?

4 , 最经典的82版《西游记》 , 是哪个女导演拍的?

这些问题 , 估计很多人都不能答全 。

不是大家孤陋寡闻 , 而是这些女性导演的确被遗忘和忽视了 。
比伍锦霞更早的1925年 , 一位叫谢采真的女性导演 , 拍摄了讲述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女性的《孤雏悲声》 。

这是中国本土第一位女性导演 。

但翻遍全网的资料 , 仅剩下一个语焉不详的导演和演员 , 一张剧照 , 以及一个剧情简介 , 电影拷贝也早已消失 。
“打捞” , 再没有可能 。

新中国后第一位女性导演 , 叫王萍 。

又一个陌生的名字 。

那时候拍摄的电影 , 大多都是任务式 , 意识形态浓厚的作品 , 尤其是王萍身处的八一制片厂 。

但王萍拍摄的《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 , 按照如今的标准来看 , 比起口号式的爱国电影 , 却多了很多意外的韵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