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小故事?企业战略管理小故事( 三 )


在如此庞大的帝国背后,并没有旷世绝伦的竞争韬略或计谋,甚至没有独特的核心技术,只有简单的商业逻辑,所谓事业理论 。
宜家的创立者英格瓦·坎普拉德少年时就开始做生意,先向邻居兜售火柴,后来又卖鱼、圣诞树的装饰物、种子、圆珠笔和铅笔,一直做到家具 。
他发现一个问题,行商都是隔山卖牛,漫天要价,就地还价,拼的是个价格 。顾客真正需要的是货真价实的东西,而不是便宜货 。于是他决定开一家门店,当坐商,把性价比最优的商品陈列在那里,供顾客选择 。
这是商业的正道 。
接下来,合乎逻辑的难题是,如何吸引顾客前来光顾?于是他建造了47000平方米的第一家门店,用体积上的“存在感”代替品牌或口碑上的“存在价值”,招徕顾客 。
有了如此庞大的经营面积,麻烦就更大了 。企业战略就是沿着商业的逻辑,一步一步想下去,见魔杀魔,见佛杀佛,直至四大皆空,把商业的逻辑讲透说通,形成企业的事业理论 。
按照德鲁克的说法,企业的事业是超越一个人的寿命的,必须讲清楚,让大家一起沿着这个事业理论往下走 。
要经营如此庞大的面积,就必须在提高单位面积的品种数的同时,保持20%的畅销产品,以便吸引的顾客,并不断提高单客成交量 。
英格瓦想到了要成立三个功能性的团队 。这就迫使他走上经营一个事业的道路,努力去构建一个经营模式,而不是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零售渠道 。
一是采购团队,按顾客的需求,进行全球寻货、定制与采购 。中国举办第一次广交会的时候,这个团队就来寻货、询价了 。
二是储运团队,依靠销售统计和市场预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库存结构,不断补充新货并淘汰滞销货,加快货品周转 。
三是促销团队,按照顾客居家过日子的习惯,布置有场景感的购买场地,诸如客厅、卧室、儿童房、书房等,让顾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制作销售指南,图文并茂,写清楚价格和编号,方便顾客选购 。
沿着这个思路往下想,自然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三个功能性团队统合起来,形成内在的统一性?这就是成立商品目录设计团队,由这个核心团队来统领采购、储运、促销三个团队,确保这三个团队高效有序地运转 。
这才是真正的战略思维,经营好一个事业的战略思维 。至今为止,本土家具零售企业还没有建立这种战略思维,即建立商品目录的设计团队,并把这个团队置于核心地位,推动事业的持续发展 。
有了商品目录设计团队,宜家就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顺境,道路越走越宽 。
从商品目录设计演进到商品设计,以及家居整体设计,并带动各个功能团队不断发展,形成强大的经营模式,从产品经营模式到企业经营模式,一直发展到了产业经营模式 。
如今,宜家在全球53个国家有1300个供应商,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 。
按照波特的说法,宜家是一家没有核心技术的零售企业,却能依靠经营模式处理供应效率与需求效用之间的矛盾,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履行企业的使命 。
宜家的理想是,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 。它的商业理念是,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 。

企业战略小故事?企业战略管理小故事

文章插图
四、战略的任务
企业直面的根本问题是,如何维持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其中成败的关键是,维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 。如果加上竞争者因素,那么就必须维持生产、消费与竞争之间的平衡 。
企业战略的任务就是要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解决再生产良性循环问题,解决生产、消费和竞争之间的平衡问题 。
换言之,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解决“发展企业、成就顾客、超越对手”三者之间的平衡问题;或者,处理好企业、顾客与竞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维持自身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
战略是一种维持企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状态 。就像一个人一样,要想福寿康宁,靠的是智慧与境界,而不是谋略与计谋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
企业战略的选择主要是在“产品经营、企业经营和产业经营”三种模式之间做出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战略是一种经营模式的选择,没有太多的谋略可言 。
很多人不把企业战略理解为使命愿景下的事业理论及经营模式,而是理解为竞争战略,理解为灵光一现的策略招数 。殊不知,打败对手并不能确保自己长期活下来,更不能确保自己成长为一流的企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