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入信托行业?从整个信托行业来看,现阶段( 二 )


关于信托公司姓“资”(资产端)还是姓“财”(财富端)这个话题,在业内已经讨论了许久 。但其实背后的利益并不是路线之争,而是那个看着“更简单”!
这是一个让人听着可笑的现实 。信托公司选择做FOF不过是为了应付眼下的困局,而至于怎么样把他卖出去?“对不起,我还没想到那一步呢!”
从2007年的新一法两规到2018年的资管新规,信托行业整体处于打补丁的状态,这就直接促成了信托行业和信托公司缺乏整体性思考的尴尬现实 。叠加制度套利,钱太好赚了,谁还去多想一些长远的事情呢?
当然,这样的故事在其他金融行业也在重复上演着,不做现在看着难的事情,将来难的结果就要留给自己 。招商银行零售之王的缔造,还不是在水下深潜的那好几年?
信托公司的转型说简单也真的简单,别整那些骈四俪六和精美的PPT,管理上少整幺蛾子,好好做一个五年的规划,把未来五年要做的事情和战略发展路径想明白,并且踏踏实实做下去,一年年复盘总结,螺旋提升,还能不好?
4、信托公司财富转型 VS 连培训都不听的理财经理
去年有几次给信托公司的财富中心讲课 。非常有意思,前半段的内容差不多还能维持80%的现场到场率,中间茶歇后,能回来30%的人就不错了 。大概是我讲的太差了,同样内容的培训,银行都是领导压阵,培训完就测验,都是100%的完课率,高下立判 。
前面我说信托公司的顶层不作为,但我现在看到的却是,基层的涣散,这更加可怕 。所谓转型,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知识或方法的输入,一个连培训都不在意的行业,难道他们会重视知识和逻辑?这样的行业又怎能在关键的转型期顶得住?
有人说,招行的成功归功于天时地利,但我作为前员工,却可以直接感受到招行对于内训的重视,无论是严格的签到还是迟到的通报,再加上精心设计的内容,招行十五年前的培训力度怕是依然领先于现在的金融同业 。
打仗,靠的不仅仅是体力,更在于观念的拉直和知识的输入 。
5、写在最后
相比于过去谈及转型话题,这次的言辞无疑激进了许多 。有人会说,你现在离开信托行业了,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
我不认同上述观点 。今天我选择激烈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恰恰是我观察信托行业转型两年后的一种失望 。
在一个行业干了十年,难免会有留恋和不舍,也希望他能越来越好 。看着他越走越落寞,除了悲伤外,的是“怒其不争” 。
但跳出信托以外去看这样的怪现状,除了信托以外,这些自相矛盾的事情是否在其他金融行业也在每天循环上演着?
所有人都在说着自相矛盾的话,去一点点浪费所剩无几的窗口期?金融行业都不容易,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勉吧!

为什么加入信托行业?从整个信托行业来看,现阶段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