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种工夫茶简介,坦洋工夫茶有了国家标准

【14种工夫茶简介,坦洋工夫茶有了国家标准】文章目录[隐藏]

  • 《潮汕工夫茶》省地方标准通过审定
  • 韦处厚《茶岭》饮茶品茶诗集详解
  • 坦洋工夫茶有了国家标准
《潮汕工夫茶》省地方标准通过审定中国普洱茶网讯:潮汕工夫茶在潮汕地区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其精致的泡茶器具和冲泡程式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已成为潮汕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其他地方茶道所引用 。近日,《潮汕工夫茶》省地方标准顺利通过由省质监局标准化处组织的专家审查,即将上报省质监局申请发布 。据悉,潮汕工夫茶地方标准是在市质监局和市旅游局推动和指导下,由汕头市茶文化协会牵头制定的 。该标准以潮汕民间约定俗成的传统技艺为主要依据,并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规范了潮汕工夫茶的冲泡用茶、选水、茶具、冲泡程式及品饮方法等的技术要求 。本月1日,由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汕头市中华文化研究会、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通过该标准的审定,并要求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上报省质监局,建议以推荐性地方标准予以批准发布 。来源:汕头日报
韦处厚《茶岭》饮茶品茶诗集详解韦处厚(773—828),本名淳,字德载,唐京兆万年(今陕西临潼东北)人 。进士及第,累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茶 岭】顾渚吴商绝,蒙山蜀信稀 。千丛因此始,含露紫英肥 。【详解】 韦处厚喜饮茶,且善品茶 。这首五言绝句,短短二十字,描述了唐时就颇负盛名的两种茶:一是产于浙江湖州顾渚山区的顾诸紫笋茶,该茶作为贡茶自唐代宗广德年间(763年前后),至明洪武八年(1375)被“革罢”止,前后长达六百余年之久;一是产于四川名山县蒙山地区的蒙顶石花,被列为当时14种贡茶的首位,年之久;一是产于四川名山县蒙山地区的蒙顶石花,被列为当时14种贡茶的首位,蒙顶茶作为贡茶,历唐、宋、元、明,直至清代,长达一千余年,经久不衰 。
坦洋工夫茶有了国家标准N本报采访人员 郑莉 通讯员 王怡 本报讯采访人员昨从省质监局获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坦洋工夫茶有了国家标准,日前已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于201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悉,该国家标准对坦洋工夫茶的感观指标、分类分级、理化指标、质量特色指标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能严格坦洋工夫茶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规范产品市场有序竞争 。据悉,“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被省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目前,福安已有29家坦洋工夫茶生产企业提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申请,待省质监局初审后上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方可使用专用标志 。这些企业产值达1.5亿元,商品值达4.8亿元 。(本文来源:海峡都市报 )茶叶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