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二?2021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语文,侧重拓展和延伸,从一个知识点发散到的知识点,知其一知其二,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每个学生向往和追求的学习方式 。
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并非一蹴而就、一步登天,更不是与生俱来的 。每一个拥有深厚知识功底的孩子都是在坚持不懈的学习基础上逐渐积累的结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知识积累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在练习中学会拓展,扩大知识面,增强知识储备,更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 。
下面,胡老师给大家分享的试题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这份试卷题型多样,知识点全面,能在答题中学会总结、善于延伸尤为重要 。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二?2021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https://www.08ts.cn/zb_users/upload/water/2022-04-25/626585d3097d8.jpeg)
文章插图
试题01从题型的编排情况来看,这份试卷主要以生字、词语、句子、拼音为核心,综合考察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应用,生字生词的认识,短文内容的掌握,句子的理解等,题型丰富,题量适中 。
在答题中通过联想、归纳、总结等形式拓展课外知识,是增加知识储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成绩的前提 。比如,第四大题找出反义词,除了掌握每一组反义词之外,还可以收集、整理含有反义词的诗句,如: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二?2021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生——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大——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深——浅: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
这样的拓展不仅仅拓展了课外知识,让学生掌握了诗句,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二?2021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https://www.08ts.cn/zb_users/upload/water/2022-04-25/626585d34717d.jpeg)
文章插图
试题02第五大题照样子,写一写,考察了词语的搭配,本题以:“( )的眼睛”和“( )的头发”为出发点,检测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情况,另一方面,也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记忆 。这道题的答案并不唯一,比如:
明亮的眼睛、迷人的眼睛、美丽的眼睛乌黑的头发、浓密的头发、飘逸的头发
答题时,只要言之有理,与词语恰当搭配就可以 。
第七大题是一道综合题,给下列词语分类,是历年考试常考的一种题型,这道题要求学生从云彩、江河湖海、天气、春天等出发,找出与之相匹配的词语,题目新颖,有创意 。
在完成这道题之后,学生还可以自行课外延伸和拓展,比如:说出含有“天气”的诗句,如: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二?2021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https://www.08ts.cn/zb_users/upload/water/2022-04-25/626585d39ee7c.jpeg)
文章插图
试题03第十大题默写《小儿垂钓》,回答问题,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的胡令能,整首诗是: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这是一道送分题,只要能背诵古诗,就能在考试中答题自如 。作为学生,还可以收集和整理胡令能的古诗词,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诗并不多,比较出名的除了《小儿垂钓》之外,还有一首是《观郑州崔郎中诸妓锈样》,整首诗如下: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二?2021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https://www.08ts.cn/zb_users/upload/water/2022-04-25/626585d3c29dd.jpeg)
文章插图
试题04这样的拓展和延伸,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021年秋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看看都考了哪些题型,值得收藏一练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卷,知识全面,学会拓展和举一反三很重要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卷,这些题型经常考,收藏起来练一练
推荐阅读
- 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九年级化学年度工作总结-
-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小实验
- 三年级上册课外必背古诗十首?三年级上册课外必背古诗六首
- 三年级用小动物编写的童话小故事?三年级关于动物的童话怎么写
-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题?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小练笔
- 康熙第二任皇后钮钴禄 钮钴禄氏有几个皇后
- 在明朝,皇帝的第二代被称为 被康熙皇帝赞许为今日清宫第一的清代官员是
- 三分钟经典儿童小故事大道理?三年级经典童话故事100篇
- 藏茶第二次还煮吗,煮饮法在茶文化史上可谓是源远流长
-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