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鼎而亡的秦王?举鼎而亡的秦王是谁的儿子

秦武王赢荡生于公元前329年,其父为秦惠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 。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谥号为“武”的君主屈指可数,且个个英武不凡,如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刘裕、清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等等,都是一代人杰,千古传颂 。不过,就本文所要说的秦武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则不是一位优秀的君主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嬴姓,赵氏,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0年—前307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 。对于秦武王这位君主,在位时期有两件事情,备受争议,也即驱逐张仪和举鼎而死 。

举鼎而亡的秦王?举鼎而亡的秦王是谁的儿子

文章插图
就张仪来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也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很多人看来,秦武王将张仪赶走,无疑是秦国的巨大损失 。至于举鼎而死,则体现出秦武王只会追求武力的问题,也即作为一国之君,秦武王喜好比武角力,任用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皆得大官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时年23岁,谥号为烈(悼) 。不过,在笔者看来,秦武王做了两件事情,看似愚蠢,其实都有很深的目的!

首先,对于驱逐张仪和举鼎而死这两件事情来说,看似愚蠢,不过,这其实是被人误解的 。换而言之,秦武王之所以做两件事情,显然是有深意的 。一方面,就张仪来说,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 。魏国宗室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谋略家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策略,游说六国入秦 。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对于张仪来说,最著名的事迹,应该就是戏弄楚怀王了 。
秦惠文王在位时,张仪为了瓦解齐楚联盟,往说楚怀王,答应归还楚被侵占之地,条件是要楚与齐绝交 。楚怀王听信了张仪的话,不听屈原等大臣的劝阻,断然与齐绝交 。张仪看到计谋得逞,马上赖掉了归还侵地的诺言 。也即张仪几乎没有花费什么代价,就成功破坏了齐国和楚国之间的关系,这为秦国各个击破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过,备受秦惠文王重用的张仪,却被之后的秦武王所驱逐 。对此,在笔者看来,秦武王之所以赶走张仪,不仅是个人喜好的影响,秦武王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就比较厌恶张仪,也是因为张仪的名声已经坏掉了 。

举鼎而亡的秦王?举鼎而亡的秦王是谁的儿子

文章插图
在秦惠文王在位时,张仪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游说,不仅激怒了楚怀王所在的楚国,也让魏国等诸侯国利益损失 。在此基础上,张仪在山东六国中的信用已经破产了 。对于秦武王来说,即便继续重用张仪,也很难发挥什么效果了 。并且,继续重用张仪的话,山东六国很可能因为讨伐张仪这一共同的出发点,从而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从这一角度看来,秦武王驱逐张仪,不仅不是愚蠢的举动,反而有助于改善秦国在山东六国之中的形象 。当然,秦武王这么做,确实比较残忍,甚至可以说是卸磨杀驴了 。不过,这也是为了秦国的利益 。
另一方面,就秦武王举鼎来说,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武力 。秦武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 。于是,秦武王任用了智囊樗里疾和谋才甘茂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专为自己的“问鼎”事业出谋划策 。《史记》记载了这推心置腹的一刻: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 。”(《史记·秦本纪》)为了窥探周王室,秦武王发动了宜阳之战,此战由甘茂率军攻打韩国的重镇的宜阳 。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 。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秦取宜阳,韩国断为三,国力大衰 。对山东各国而言,宜阳其实也是门户 。秦得此城,可以挟二周北攻燕赵,东伐魏齐,南伐宛楚,实施大规模兼并战争 。秦对宜阳城进行加固,成为东扩的桥头堡 。从此以后,山东六国转入战略防守阶段,直至灭亡 。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拔宜阳之战是秦国一统六国的里程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