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时斩首要午时?古代为啥要秋后问斩

古代死囚行刑为什么要挑时辰,秋天的午时三刻有什么说法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
喜欢看古装剧的小伙伴会发现,电视剧里犯罪的人,如果是死刑的话,一般不是即刻行刑的话就是午时三刻秋后问斩 。
在小说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在处决犯人时,朝廷命官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该行刑了 。”有时犯人被送到刑场,还没有到午时三刻,当官的就会让再等等,到了时间扔下处斩的牌子,才可以行刑 。
古代的死刑犯有午时三刻,秋后问斩的规定,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就已经开始这样执行死刑了 。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我一样有疑问,为什么非要这个时候午时三刻秋后问斩呢?犯罪了直接杀头不就可以了,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候,难道杀头还要观天象,选个黄道吉日吗?

为什么古时斩首要午时?古代为啥要秋后问斩

文章插图
秋后问斩
说到“秋后问斩”,这个词,它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
我们古代是一个非常注重农业的国家,早期的时候基本上整个北方都是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但之前的种植技术不成熟也不发达,农作物也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到了秋天之后,百姓才能有更多的空闲时间 。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秋后算账这一类的词,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古代老百姓的娱乐活动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所以大家也都喜欢看热闹,选择秋后问斩,来围观的百姓肯定很多,能够让大家知晓,以儆效尤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 。
为什么古时斩首要午时?古代为啥要秋后问斩

文章插图
所以古代君王把问斩的时间定在秋后,也有这个原因 。
另一种说法是为了顺应天意,古代科技不发达,遇到无法解释的事情时,就喜欢说是天意的安排 。
他们觉得灾难、祥瑞、瘟疫等等都是上天赐予的,因此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喜欢符合天意 。
古人的思想都非常封建迷信,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观天象,测天意,希望可以顺应天意,得到上天的庇佑 。
包括有些政治活动在内都会观天象,否则违背天意的话,朝代可能会政局不稳,甚至会走向灭亡 。皇帝做任何重大决定之前,都要请道士先生观天象,赏赐和刑罚更是也需要遵循天意 。
董仲舒曾在《春秋繁露》中写道;王者配天,所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 。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
他认为,君王赏罚,刑和庆这四种执政行为应该要与四季的变化相适应 。
董仲舒觉得,秋收之后到冬季这段时间行死刑,万物凋零,自然萧条,正适合处死罪大恶极的犯人,这个时候处死不违背天道 。
假如是春夏季节的话,春天万物复苏,夏季万物正在生长,这个时候适合行赏赐之事,如果在这时杀戮,有悖于自然,所以古人也有“春夏当行赏,秋冬当行刑”这个说法 。
在古代犯人,就算是十二月的时候被处死,因为马上就要到春天了,所以也会等到明年秋后再行刑 。
汉代律法规定,死刑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后不得刑杀 。唐代和宋代也有律法规,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 。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汉朝时期,死刑大多都在秋季和冬季执行 。汉朝行刑的月份在农历的九到十二月 。唐代的规定一直沿用到清末,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
为什么古时斩首要午时?古代为啥要秋后问斩

文章插图
午时三刻斩首
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说文》
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钟呢?我们用一天24小时来分析一下,大家都知道,古代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
所以午时三刻接近正午十二点,这时太阳正当空,人在地面的阴影也是最短的时候 。
问斩为什么是午时三刻呢?大概是因为这两种原因 。
第一种,依旧是因为古代的封建思想,他们通过观天象,测天意认为这个时间段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间,斩首是至阴之事,应该选择在至阳的时候 。
午时三刻此时的温度开始升温,这在古代的人看来是阳气最盛的时候 。这个时候斩首可以让阴气很快地消散,也可以让凡人魂飞魄散,让坏人死后连鬼都做不了,这也算是他们应有的惩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