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译文及注释 项脊轩志的译文( 二 )

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 , 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 , 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 。
农历十五的夜晚 , 明月高悬 , 照亮半截墙壁 , 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 , 微风吹过影子摇动 , 可爱极了 。
然而我住在这里 , 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 , 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 。在这以前 , 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 。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 , 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 , 墙壁到处都是 。分家后 , 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 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 , 鸡在厅堂里栖息 。
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 , 然后又砌成了墙 , 一共变了两次 。家中有个老婆婆 , 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
这个老婆婆 , 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 , 给两代人喂过奶 , 先母对她很好 。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 , 先母曾经常来 。
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 , 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 , 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 , 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 , 我就哭起来 , 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
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 , 有一天 , 祖母来看我 , 说:”我的孩子 , 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 , 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 , 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 , 用手关上门 , 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 , 我孩子的成功 , 就指日可待了啊!”
不一会 , 拿着一个象笏过来 , 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 , 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遗物 , 就像在昨天一样 , 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 , 人们到那里去 , 必须从轩前经过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 , 时间长了 , 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 , 能够不被焚毁 , 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 , 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 , 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 , 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 。
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 , 诸葛亮出身陇中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 。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 , 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
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 , 却自得其乐 , 以为有奇景异致 。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 , 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 , 过了五年 , 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 , 她时常来到轩中 , 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 , 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 。
我妻子回娘家探亲 , 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 , 那么 , 什么叫小阁楼呢?”
这以后六年 , 我的妻子去世 , 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 。又过了两年 , 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 , 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 , 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 。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 , 不常住在这里 。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 , 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 , 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 , 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 , 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 情态各别 。
对母亲 , 写她听到女儿呱呱而泣时 , 以指叩扉的动作和”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话 , 突现了慈母对儿女衣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
对祖母 , 写她的”吾儿 , 久不见若影……”的爱怜的言辞和离去时的喃喃自语和”以手阖扉”的动作等 ,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老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期待 。
对妻子 , 写她的”时至轩中 , 从余问古事 , 或凭几学书” , 简洁地表现了少年夫妇相依相爱的情状;写她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 , 不但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 , 而且生动地再现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