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谁说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历史两国交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观赏 。
在历史战争当中,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则,那就是两边开战的时候是不能斩杀来使,像这种没有明确规定的约定的约束力,远比想象当中强,哪怕双方交战厮杀的极为激烈,都不会轻易破坏这条规矩,撕破脸皮 。
在春秋战国时期,战火向来没有停歇,违背周天子的命令,不断交战的事情可以说是屡禁不止 。以孟子曾说过的一句名言来说,就是“春秋无义战”,但是春秋时期想要打仗也并不是说打就能打起来的,要先下战书才干与之第一次世界大战 。
人们常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如果斩了又会有什么结果?汉朝一位将军试了,没料到却让自己获得了一线生机 。
一、古时候来使的主要性
春秋时期的战争大多是通过战书的方式来进行会战,双方通过战书来约定时间以及开战的地点,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来充当送信人的角色 。
在当时送信的这个人被称为行人,有专门的官职,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有这样的说法了,而行人也有大小之分,但任务都是出使各国来传达信息 。正如《左传》中所写:“栾书伐郑,郑人使伯蠲行成……兵交,使在其间可也” 。
在当时,战争都需要以维护周王朝 。来当作理由开战,所以在沟通的过程当中是不会存在太大敌意的,更不会随意斩杀使者,反而会以客人的礼仪对待 。
而来到战国的后期,这种礼节变得淡薄了起来,有很多的战斗已经不会通过以约定的方式来展开,其战斗模式更接近后来的战争,讲究的是谋略,兵法和彼此之间的利益,只要能获得战争的胜利,能采纳的手段也是不可计数 。但尽管如此,哪怕屠杀平民依然不会斩杀来使,这真相又是如何样的呢?
本来最重要的一个真相是因为,历史的信息传播非常的不发达,使者是战争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而且使者本身的地位并不是特殊高,互相之间不会存在太大的威胁性 。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谁说的】所以斩杀使者的话,并没有办法带来太大的实际性收益,反而会使得信息来源中断掉 。比如在三国的时候,司马懿就是蜀汉的使者,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才会知道诸葛亮的寿命可能将会在近期终结 。
二、东汉耿恭斩来使
本来使者已经是战争当中非常主要的一个部分了,是两边进行运筹帷幄,获得信息的主要工具,通过对于使者的友好来释放信号,也可以成为双方交流甚至是瓦解斗志所采纳的有效手段 。
因为使者对于双方来说,不光是传递信息的人,而使者也可以给自己的友军释放一些信号,或者跟自己的朋友或者军营内的士兵,分享自己在出使敌营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有很多颇具谋略的军队家也深暗其中的道理,让彼此传递信息的使者成为了战争取胜的关键 。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在夺取荆州的时候,关羽就知道在当时失守后,派出使者来和吕蒙进行交涉,菜叶网,而吕蒙也正好以这一点来展开了相关的谋略和布局 。每次都会善待关于所派来的使者,而且会让使者给家人报平安 。
文章插图
这些信息在关羽使者回到军营中,就在军营里传开了,很多士兵觉得家里人所受到的待遇是十分好的,于是就没有那么多的心思留恋于战斗了,数万的精锐部队瞬间溃散,这才是关羽在此次战斗当中败亡的重要真相之一 。两国来使的问题上,吕蒙在此次战役上略胜一筹,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
但在古代上,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遵循不斩来使这一条约定俗成的准则 。在东汉的建威大将军耿恭就曾经斩掉了来使,当时正处于公元75年,北匈奴围攻了疏勒城的城池,守将耿恭,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状态,当时有匈奴的使者来到军营当中劝降,当时的大将军不堪屈辱,将来使斩杀,而且还公然在城头吃起了烧烤 。
耿恭这样的行为虽然激怒了匈奴的首领单于,但却和更多人树敌,也使得当前的守军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没有外来援军增援的情况下,耿恭也通过斩掉来使的方式断绝了整个部队投降的可能性,激发出了手下士兵120%的干劲,在匈奴不断增兵的情况下,却依然没有办法攻破这个看似很小的疏勒城,而这也成为后来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战斗奇迹 。
推荐阅读
- 许褚与关羽单挑谁能胜 许褚跟关羽有过交战么
- 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 鄢陵之战的交战双方
- 中日两国茶文化专家齐聚茶文化合作交流会
- 许褚打的过关羽 许褚跟关羽有过交战么
- 日韩两国不同的茶道文化
- 智能手机|中国稳居智能手机第一大国:超印度、美国两国
- 中美两国|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发表辞别信 永远珍惜出使美国期间与各位侨胞结下的深厚友谊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比原子弹还稀有,全球就两国掌握,光刻机为什么如此难造?
- 原来孙悟空与玉帝有过交战是谁赢了如来的一番话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