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进士的难度 古代状元好考吗

古代状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状元作为科举考试第一名,状元很难考吗?古代状元和现代状元有什么差别?现代状元能不能考上?
科举制是在隋朝的时候出现的,隋文帝改变之前按门第出身选拔官员,改用才学高低作为录取的标准 。这开创了一种新的官员选拔标准 。当然,隋朝虽然开创了科举制,但由于隋朝存在的时间很短,还没有来得及推广这种制度就灭亡了 。唐代建立后,对于隋朝建立的很多制度都很好的继承,其中就有科举制 。
唐代对科举制的贡献还是比较大的 。唐代时科举考试分为文举和武举两部分 。每一部分考试的内容越来越细化 。而且考试的时间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录取的标准和过程都有详细的规定 。总的来说唐代对科举制的贡献不输于隋朝 。唐代之后的王朝,都继续沿用这种制度,一直到清代末期废除 。
我们今天主要看一下清代时期的科举制,因为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非常成熟了 。而且科举制也成为了朝廷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由于清代距离现在非常近,所以我们了解的也越详细 。还有就是清代的科举录取人数相对较多,这样难度也降低了点 。虽然是这样,难度还是非常高 。当你完全了解清代的科举制之后,你就了解有多难了,也就了解在清代考中状元是什么概念了 。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部分 。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考过了童生试就能成为秀才 。考过了乡试就能成为举人 。考过了会试就能成为贡士 。考过了殿试就能成为进士 。这四个级别和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教育差不多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也确实是这个意思,但是难度却有是天差地别 。要了解我们现在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这在古代相当于人人都考过了乡试,都成为了举人 。想想就了解是绝对不可能的,要不然古代就乱套了 。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 。一般来说捕快及后代、妓女及后代、商人及后代、媒婆及后代等等,这些人都是没有资格参加考试的 。这些行业被称为下九流,在封建社会是受到歧视的 。看完这个是不是发现,家里有做生意的、演员的之类的,就和科举无缘了 。除了这些行业的人不能参加考试,还有就是身体有残疾的不能参加 。比如耳聋、毁容、瘸子、驼背等,这些都是没有资格的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绝对是胡扯的,因为罗锅就没有资格残疾考试 。这样的话就有非常多的人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
不过如果你有资格参加考试的话也不要高兴,因为这只是个开始,还没有到考试的 。因为考试的难度远比现在的考试难度高 。
先看一下童生试有多麻烦 。之所以叫童生试是因为参加考试的考生都统称为童生,不论年纪大小都是这个称呼 。看这个称呼就能发现和现在小学生的意思差不多 。童生试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一般的读书人都是可以参加考试的 。童生试还是比较复杂的,不是说考一场就行了 。童生试有三个级别,每个级别有四五场考试,每场考试有四五门课 。现在想想差不多是50到70场考试 。,这70场考试必须都过童生考试才算正式考过 。
看到这里我们能发现,既然是考这么多次试,肯定不止是每场写一篇作文这么简单 。总的来说,童生每个级考的内容有八股文、诗赋、策论等,现在是不是明白,古代考试不仅仅是八股文,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 。当然,童生试不是说你考过就能接着考下一场了 。童生试的最低级别是县试,一年举行一次,在每年的二月份进行 。考过的话才能进行下一步,也就是府试,相当于现在去市里面考试 。这个也是一年一次,在每年的四月份举行 。府试过了之后就可以参加院试了,这个是在省里面举行的,级别更高一点 。当然,由于级别高,这个举行的频率也没有这么高,是三年举行两次,也有的是三年举行一次 。
看完童生试我们就能出来,顺利的状况下,也要一年的时间才能考中秀才 。如果不顺利的话,多少年的都有 。任何王朝对考生都没有年龄限制,只要你愿意可以随便靠 。
如果你考中了秀才,恭喜你,你能进入下一轮考试了,也就是乡试 。乡试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随便考的,是有一定的门槛的 。一般来说,参加考试的人比如要去县里、府、省之类的学堂里上学 。说白了就是证明你是这里的学生,你可以去这里报个名,不在里面上学也可以,和挂职差不多 。除了上学,考试之前,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之后,就能参加考试了 。一般状况下,这些都是没有什么问题,和现在考前体检差不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