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码率算法的进一步探索与改进


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码率算法的进一步探索与改进

文章插图
据思科统计数据,互联网视频流在网络带宽中占有很大份额,到2022年将增长到消费互联网流量的82%以上 。视频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为了克服网络抖动带来不必要的播放卡顿,自适应多码率被公认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例如MPEG-DASH、Apple的HLS、快手的LAS等 。ABR算法自适应多码率方案的核心,依据网络状态、播放状态等信息,动态调整请求视频流的清晰度(码率),从而在流畅度、清晰度和平滑性上取得平衡,最大化用户体验 。
ABR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启发式的策略,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或规则来控制码率的选择,然而这些算法通常需要仔细调参以适应多变的网络环境 。另一类则是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让播放器通过与现实中的网络交互,“自主地”学习出一个适应当前网络状态的ABR算法 。
任何算法在落地前都需要经历漫长从理论到实践的调试与优化,特别是解决各种各样“实验室中认为不重要但是在落地阶段非常重要”的问题 。
鉴此,快手音视频技术部联合清华大学孙立峰教授团队对基于学习的ABR算法在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并分别发表在国际顶级会议IEEE INFOCOM 2020与国际顶级期刊IEEE JSAC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