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掌靠近铁锅试探温度,根据多年积攒下的经验,判断达到合适的温度时,从簸箕中抓取适量晾青的鲜叶,放入又深又凹的高温铁锅中 。只见他将鲜叶用手按压,然后不断翻炒,抓起一撮提至半空,抖下,茶叶直直地落入锅中 。如此反复,鲜叶在锅中翻炒时发出清脆的呲呲声,铁锅的温度也越来越高 。随着铁锅温度的升高,杨师傅用手连续用力按压茶叶 。茶叶的水分迅速蒸发,口感和品质得以保证 。
随着杨师傅的讲述,锅中的鲜叶渐渐变成干茶,从刚一开始放入锅中还占据很大空间的鲜叶变成炒成后的一小撮,炒茶的不易尽入眼底 。
杀青后,杨师傅把干茶取出回潮,接着又放入新的鲜叶杀青,重复操作20分钟,再取出回潮 。接着,把第一次炒制的和这次的一起再次放入锅中,进行辉锅 。辉锅是茶叶成形的关键,理条、磨锅的工艺都在这道工序中展现 。想要做到扁、平、直、滑,需要相当精湛的手艺 。杨师傅用手抓取少许茶叶,握在掌心,然后再入锅,整个过程中,他的手指无论移动到哪个位置、怎样变化,都始终绷直着,不见弯曲,不见缝隙 。
![【金碧往事】宜良宝洪茶茶香飘千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7/062R26011-2.jpg)
文章插图
档案
溯源:千年古寺种古茶
听到宝洪茶,很容易联想到这可能是一种“红茶”,事实上,它跟红茶完全不搭界 。按照茶类划分,宝洪茶是绿茶的一种 。
宝洪茶产自宜良县城旁的宝洪山,主要种植在宝洪片区,包括江头村、大村子、马家营等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宝洪茶种植面积大概有三千亩,价格区间在每公斤10到20元之间,主要销往省外,而购买的人多集中在政府官员、建筑工程师等当时的高消费人群 。
相传,宝洪茶的茶种源于福建,始种于唐朝,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与现已基本消失的太华茶、十里香茶,一并被誉为昆明的三大历史名茶 。
唐朝时期流行传教,一位来自福建的开山和尚带着这种小叶型茶种来到宜良,在海拔1800多米高的宝洪山上修筑相国寺 。此地土壤优渥,每年由阳宗海吹来的南风,让山上的空气湿度和温度都达到种茶所需条件的最佳状态,得天独厚的环境成就了茶叶的生长 。据记载,宝洪寺创建于隋唐时期,初建成时叫“相国寺”,后更名为“报国寺”,到前清时期定名为“宝洪寺”,宝洪茶也由此得名 。
宝洪寺依山而建,分前、后两寺;前寺为僧侣所住,建有大雄宝殿、华严楼、玉皇阁、客堂、方丈室等建筑,占地面积10多亩,是宝洪寺最大、最宏伟、最精美的建筑群;后寺曾为尼姑所住 。
据当地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后,宝洪寺被充公,期间虽有几户人家搬入居住,但保护得都很好,也很完整 。真正的劫难是在“大炼钢铁” 时期,为完成炼钢铁的指标任务,宝洪寺100多尊铜佛像被一一送进炼钢炉,无一尊躲过浩劫 。寺中的大小佛塔10多座,也在同一时期遭到损毁 。
到了80年代,又陆续搬入几户居民,当时宝洪寺仍为公产,只许住,不允许私搭乱建 。在岁月的风雨侵蚀中,宝洪寺逐渐变成了墙倾柱倒、杂草丛生、砖瓦遍野、残破不堪模样 。一些柱墩石、石槽子、花窗或被人偷,或弃之于野,或筑于私房,一片萧瑟,濒临消亡 。近几年,陆续有人进村考察,拟重建宝洪寺,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现在,与寺庙相关、唯一得以完整存传下来的东西,大概就只剩下了宝洪茶 。
据《昆明日报》相关资料
![【金碧往事】宜良宝洪茶茶香飘千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7/062R22103-3.jpg)
文章插图
手记
推广:少一些跟风 多一点朴素
去宜良采访当天,我对宝洪茶不算了解,网上资料有限,即便查阅了好几天,似乎也未能得其要旨 。在江头村,我们跟着杨师傅,开始这一次宝洪茶之旅 。清晨现采的鲜叶,清香扑鼻,泡上一杯,喝上一口,经过炒制的宝红茶在开水的激发下,竟能闻出淡淡花香,喝一口,即便像我这样不懂茶的人,也能感受到那阵回甘 。
前几年,云南大旱,缺水让宝洪茶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影响 。杨师傅说,前两年的宝洪茶,他们想推荐给别人都觉得拿不出手 。如今,宝洪茶的产量相对稳定,每年年产量可达到6、7吨,最高可以卖到每公斤3600元(明前茶),最低的也能卖出每公斤500元的价格(多为明后茶) 。
在云南,宝洪茶的生产规模不算大,作为一名四代传承的“宝洪茶匠”,杨师傅说自己还是希望宝洪茶的生产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宝洪茶文化,让更多人认识它、了解它、品味它 。
推荐阅读
- “神秘”宝洪茶
- 宜良宝洪茶
- 想开淘宝店怎么运营 淘宝开店如何运营
- 直通车溢价率怎么算 淘宝直通车溢价是什么意思
- 茶叶水漱口消炎吗,苦丁茶能生发吗
- 俄罗斯的饮茶习俗,蒙舍蛮的品饮习俗
- 四维彩超看性别
- 副食有哪些
- 淘宝标题优化的好处 淘宝店铺标题优化怎么做
- 剃光头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