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通俗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值得珍藏( 四 )


爱因斯坦说 , 光速不能变 , 只能委屈空间了 , 是空间弯曲了!这也太耍赖了 , 明明是你自己弯了 , 非说是空间弯了!
爱因斯坦接着说 , 「引力」和「加速度」是等效的 , 所以引力也会引起空间弯曲 。接着展开一下想象 , 如果引力足够大 , 空间足够弯曲 , 像折纸一样 , 把远端的两个点 , 弯曲重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没错 , 虫洞的概念有了!开个虫洞撕裂空间 , 就可以从这个点直接到另一个点 , 梦幻般的空间跳跃就是这么来的!

深度长文:通俗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值得珍藏

文章插图
 
目前为止 , 你还可以认为这一切都是胡搅蛮缠 , 大骂爱因斯坦是哗众取宠的神棍!
此时的相对论 , 就像是埋设在物理学大厦里的炸药 , 就差一个导火线 。然而 , 很快人们就找到了无数导火线 , 引爆了这座数百年的经典大厦 。
1911 年爱因斯坦发表《引力对光传播的影响》 , 由于太阳的引力和质量会使周边空间产生弯曲 , 使得光线经过太阳附近时也会弯曲 , 这一现象可在日全食进行观测 。
忠实粉丝爱丁顿忽悠英国政府资助了这次荒唐的测试 , 最终 , 观测数据显示恒星位置确实发生了偏移 , 符合相对论的计算结果 , 爱丁顿感慨道:这个小小的移动 , 改变了世界 。
于是 , 爱因斯坦一夜爆红 , 卓别林有句俏皮话 , 恰如其分的概括了当时的场景:「人们为我欢呼 , 是因为他们懂我的艺术 , 人们为爱因斯坦欢呼 , 是因为没人懂他的理论 。
困扰了天文学多年的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也得到了圆满解释 。水星运行到近日点时有些多余的进动(我们普通人可以理解为 , 水星靠近太阳时 , 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抖动) , 多余进动值为每百年 43 角秒 , 当时没人能解释 。
爱因斯坦计算了太阳对空间的弯曲曲率正是每百年43 角秒 , 完全吻合 , 也就是说这多余的进动是空间弯曲造成的 。后来测到的金星数据也相符相对论 。
为了验证引力和速度对时间的影响 , 不断有科学家把原子钟送到外太空 , 由引力产生的时间偏差也完全符合相对论的计算 。
所有的实验都证明相对论是靠谱的 , 绝对不是一个疯子幻想的产物 。
相对论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揭开了这个荒诞世界的外衣 , 再次让人类意识到自身的无知和渺小 。
我得再次膜拜一下爱因斯坦!要知道 , 当时的人们已经沉浸在量子力学带来的巨大震撼中:东西都是一段一段的、位置也是随机的 , 而相对论的空间描述是连续的、是可精确计算的、是与量子力学完全矛盾的 , 这简直是逆天下大势!
任谁也没想到 , 上天竟会同时送给人类两件截然不同的礼物!更难能可贵的是 , 爱因斯坦既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 也是相对论的开创者 , 这一手「左右互搏」的功夫 , 不敢说「后无来者」 , 至少是「前无古人」了 。
因此爱因斯坦在物理学史上的座次仅次于开天辟地的牛顿 , 排行第二 。
不过 , 相对论的应用少之又少 , 仅仅只是用来校准各种观察数据或实验设备 , 比如 GPS 精度校准 , 高能粒子质量和寿命的变化 , 或是预言一下引力波的存在 , 等等 。
回头再看这个烂摊子 , 爱因斯坦飙完车 , 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 但对于这个理论的起点:光速不变原理 , 已经弄疯了无数的物理学家 。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把科技树主干硬生生掰成了两个方向 , 但物理学家固执地认为事物的本源最终都是相通的 , 这一百年来 , 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就是统一这两大理论 , 但无一不是折戟沉沙!
尽管前路漫漫 , 可大家仍乐此不疲地奔波在大统一的路上 , 最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超弦理论」和大型对撞机 , 就是人类对大统一事业的再一次冲锋 。

【深度长文:通俗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值得珍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