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那些年你用的海飞丝,为什么突然就不香了?

发型|那些年你用的海飞丝,为什么突然就不香了?

文章图片

发型|那些年你用的海飞丝,为什么突然就不香了?

文章图片



作者:田巧云 | 编辑:葛伟炜

“公司越大越腐朽?”

【发型|那些年你用的海飞丝,为什么突然就不香了?】一个企业或者品牌的成长 , 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 营销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

最近 , 连续有品牌在营销上受到非议 。 既有国际大牌“宝洁”被曝广告岐视女性 , 也有正在冲刺A股的本土品牌“卫龙”涉嫌低俗……

一时间 , 媒体上涌现了不少关于这些品牌“营销翻车”的报道 。


他认为 , 翻车意味着造成严重后果 。 客观来看 , 只有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 比如“三聚氰胺”事件才能被定义为翻车 。

那么 , 营销的成功和失败 , 有哪些不同的“姿势”?好的营销究竟“长”什么样?营销的长期主义有什么意义?


企业越大体系越完善?
有人说 , 成功的营销总能找到相似之处 , “翻车”的推广则各不相同 。

宝洁的成长史中 , 其营销的成功几乎是毋容置疑的 。 远的不谈 , 就说宝洁在中国的发展史 , 不少人脑海里首先想到的便是“洗发水三巨头”——飘柔、海飞丝和潘婷 。

这三个在如今新消费时代已显落寞的品牌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可是十足的网红品牌 , 甚至一度成为时髦洗发水的代名词 。

比如 , 当时飘柔的广告语为“头发飘柔 , 当然更受欢迎”;海飞丝的更加直白——“头屑去无踪 , 头发更出众”;潘婷则打出了“营养头发 , 更健康更亮泽”的广告词 。

显然 , 从广告语就可以看出 , 三者定位 , 各不相同 。 当时的年轻人相信飘柔能让头发更加飘逸柔顺 , 海飞丝主要解决头皮屑问题 , 潘婷则是促进头发更加健康有光泽 。

这些功能现在看来没什么了不起 , 但在当时 , 国产洗发水需要配合护发素时 , 海飞丝这种洗护合一的新产品 , 不仅从产品形态上让消费者耳一新 , 而且通过更加细分的功能 , 让消费者明白 , 头发除了清洁 , 还可以柔顺、健康、无头屑 , 从而大大提升人们对于健康秀发的想象空间 。



那一时期 , 瓶装洗发水的价格对于普通百姓的收入水平而言并不算便宜 , 为了更好地推广 , 宝洁还推出了袋装洗发水 , 在一些小卖部 , 可以一包一包地购买 。

正是通过这种“接地气”的经销方式 , 宝洁不仅顺利完成了消费者反应测试 , 而且实现了在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布局 。

显然 , 无论从营销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 )的哪一个角度来看 , 宝洁的洗护产品营销 , 在中国市场打的是一场漂亮仗 。

然而 , 在进入中国四十年 , 经历早期成长、高速发展期后 , 近十年宝洁营销开始显露出疲态 , 频频失手 。

前不久 , 宝洁在其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 , 标题是《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现在闻一下》 , 在社交媒体引来热议 。

文章以科普的形式指出女人有哪些部位比男人臭 , 却被消费者直指是伪科学 。 更有人认为 , 即便是调侃 , 这种营销方式也有性别歧视之嫌 。 最终 , 宝洁不得不公开道歉 。

而去年下半年 , 宝洁多款洗护产品因检出致癌物苯 , 涉及到潘婷等四个品牌的多款喷雾产品 。

“公司越大不等于体系越完善 。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 一个企业的成本一般由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构成 。 华杉认为 , 做营销就是降低外部交易成本 , 但是企业内部还有一个内部交易成本 , 即管理成本 。

比如宝洁 , 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发展中 ,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 如今的宝洁可谓是“孙子公司” 。

组织的庞大 , 使得公司的内部交易成本越来越高 。 当内部交易成本的提高超过了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时 , 企业规模就无法再扩大了 。 所以 , 理论上来讲 , 公司越大越腐朽 , 营销失手也就不稀奇了 。


好营销长什么样
营销对企业的成长作用十分明显 , 以致不少人认为好的营销 , 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