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打造互联网+“立体扶贫”体系


京东打造互联网+“立体扶贫”体系

文章插图
7月27日,“中传—京东大数据联合实验室”隆重发布2017京东电商精准扶贫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从2016年第1季度至2017年第2季度,京东电商平台共扶持注册地来自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商户6003家,帮助贫困县销售商品153亿元,平均季度复合增长率为26.5%,同比增幅最高达200%;农特产品的线上销售已覆盖136个三级品类,在售商品种类达283万种 。京东电商平台已成为帮助贫困县农产品上行的重要通道,互联网+“立体扶贫”战略已初见成效 。“中传—京东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由京东集团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同成立,结合京东的海量消费数据和传媒大学的舆论数据、分析挖掘能力,为政府和行业决策、社会热点事件研究提供高水平的数据产品 。
打造中国特产,构建电商扶贫产业链
中传—京东大数据显示,贫困县农特产商品在京东平台销售规模增长迅猛 。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京东在全国多省区推动特产馆的快速建设,自2016年第4季度开始,京东平台贫困县农特产商品销售额大幅提升 。2017第1季度与2016年第1季度相比同比增长158%;2017年第2季度与2016年第2季度相比同比增长156% 。截止2017年6月底,京东平台上共开设109个贫困地区特产馆,成为贫困县农产品上行的重要通道 。
京东打造互联网+“立体扶贫”体系

文章插图
从销售金额占比来看,茗茶、粮油调味、水果占据农特产品销售的前三位 。作为易保存、标准化、保质期长等特点突出的商品,茗茶的销售成为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一个重要抓手 。来自贫困县的果蔬产品销售规模增幅最为显著,2017年第二季度蔬菜的订单量和用户数同比增长都超过300%;2017年第二季度水果的各项销售指标同比增长都超过500%,订单量和用户数更是增长了10倍 。随着消费升级,新鲜、品质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生鲜产品正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潜力更为广阔 。
京东打造互联网+“立体扶贫”体系

文章插图
中传—京东大数据显示,从贫困县农特产商品地域销售数据来看,订单量占比较高的产品品类集中在米面杂粮、肉干肉脯、水果、零食等食品类商品,农特产商品消费地域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成都、天津等二线城市 。其中,北京是主要消费城市,农特产品的品类最为多样,规模最大 。农特产商品的销售半径超过500公里,突破了传统线下零售模式200公里的销售半径 。
京东打造互联网+“立体扶贫”体系

文章插图
从农特产品销售省份数据来看,北京、重庆、广东、安徽、上海、湖北所占销售额的比例最高,是对消费扶贫贡献最多的省份,也是贫困县农特产品的主要销售地 。这些省份充分发挥了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覆盖范围大,覆盖消费人群广 。
京东打造互联网+“立体扶贫”体系

文章插图
凭借米面杂粮与水果特产,部分贫困县已逐渐积累出品牌效应 。以黑龙江绥化市兰西县为例,该县米面杂粮的上行销售积累了一定人气,有效释放了贫困地区的特产优势,受到了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关注,产品远销至广州、深圳等地 。
京东打造互联网+“立体扶贫”体系

文章插图
借力消费升级,推动绿色扶贫新发展中传—京东大数据显示,2016年贫困县农特产品用户数较2015年增长了6.2倍,主力消费地域为一线、二线城市 。东北、西北、西南地域的用户数增长最快 。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六线地区用户数增长最快,说明农特产品在主要销往一、二线大城市以外,开始逐渐向3-6线城市和农村本地扩散,销售地域在扩大 。
京东打造互联网+“立体扶贫”体系

文章插图

京东打造互联网+“立体扶贫”体系

文章插图
引领消费扶贫,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城市地区作为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上行主要目的地,积极有效地参与并满足了城市消费人群的多元、个性的选择需求 。经过电商平台的扶持和推广,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半径呈几何倍率地增加,也极大丰富了城市地区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京东电商平台上相关搜索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的搜索在产地、品牌、种类、风味以及包装规格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借助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使得贫困地区的生产者与商家同消费者有效对接,将搜索、购买以及评价等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并反馈,从而指导下一步的生产经营的方向,在农特产品供给侧有效发力,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化扶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