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场雨什么更什么了 下了一天雨( 二 )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降水会呈现出四种可能的变化: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包括三分之二的陆地地区)将会变湿且降水变率增强(蓝色区域);同时还有其他地区则会面临变干且降水变率增强(绿色区域)、变湿且降水变率减弱(红色区域)、变干且降水变率减弱的情况(棕色区域) 。
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降水的变化类型,大部分地球由蓝色主导,即总降水增多、降水变率增强(汉化自引文1)
研究还指出,全球每增温1℃,全球平均的降水变率将增加约5%,这一速率约为平均降水变化的2倍 。
降水为何“情绪波动”大?
我们知道,降雨是由上升的空气把水汽带到高空、水汽因温度下降液化成云滴雨滴而形成的,空气的运动(大气环流)和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是决定降水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 。
该研究指出,在未来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大气水汽含量增加,有更多的水汽可以支撑极端降水的发生,因而降水的变率将会增强;与此同时,水汽和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加强降水变率,例如,更多的水汽在凝结时将释放更多的潜热,这些能量将进一步加强上升运动,在这种正反馈机制下,降水变率进一步增强 。如果我们仅仅考虑水汽的变化,未来降水变率将在全球较为均匀地增强,但由于增暖背景下大气环流的变率将减弱,在水汽和环流的共同影响下,最终全球降水将呈现如上图所示的4种变化型 。
降水总量和变率变化的不同组合,将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类型的水文、农业和生态影响 。例如,在降水总量和变率均增大的地区,整体而言雨水充沛,但易发生极端降水和洪涝事件,给水利系统带来更大的考验 。而生活在降水总量减少但变率增大地区的人们,可能同时面临淡水资源短缺和更频繁的极端洪涝和干旱事件 。降水总量增多同时变率减弱可能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变化型,这意味着未来的雨水不仅丰盈,还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着大地,遗憾的是,全球几乎没有地区属于这一类变化型 。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变化型式属于“更湿润且波动更大”,意味着降水的极端性将增强,须引起我们的广泛重视 。
总而言之,未来的地球不缺降水,但大气中更多的水汽会经历更大的“情绪波动”,势必带来更加剧烈的干湿对比和洪涝灾害,这与近二十年来我们所经历的干旱与洪涝事件均频繁发生的事实是一致的 。在增暖背景下,降水变率的变化将影响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气候恢复力,也对气候变化的应对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
未来已来,做出改变为时不晚
2021年8月9日北京时间16:0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 。
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全球每个地区的极端天气和气候,持续的全球变暖将进一步加强全球水循环,包括其变率、全球季风降水和干湿事件的严重程度 。整个气候系统近期变化的规模,和目前气候系统许多方面的状况,在过去几个世纪乃至几千年里都前所未有,且在未来几个世纪到几千年里都是不可逆的 。
电影《流浪地球》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无论你是否在意,未来已来,地球已发出警告,变化正在发生——
“The bad news is dangerous climate change has arrived 。
The good news is we can prevent it from getting worse 。”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循环使用办公用纸、充分利用购物袋等塑料制品、低碳出行……这些话题看似老生常谈,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认识到地球正在发生的变化,从自身开始做出改变,每个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汇集起来将是数十亿人类的力量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尊重事实,做出改变,为时不晚 。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参考文献:
[1]Zhang Wenxia,Kalli Furtado,Peili Wu,Tianjun Zhou*,Robin Chadwick,Charline Marzin,John Rostron,David Sexton 。2021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on daily-to-multiyear timescales in a warmer world 。Science Advances 。DOI: 10.1126/sciadv.abf8021 。
[2]Pendergrass,A 。G 。,& Knutti,R 。(2018) 。The uneven nature of daily precipitation and its chang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45,11,980– 11,988 。https://doi.org/10.1029/2018GL08029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