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子,从成分上说与凉粉别无二致,都是一定比例的淀粉和水,经加热、搅拌、糊化后的一次奇妙融合 。
然而从吃法上来讲,无论是陕西人加了大勺麻酱、辣子的卤汁凉粉,还是华南地区的避暑甜品仙草冻,都是将凉粉切块,根据甜、咸选料,拌之即食 。
文章插图
▲ 陕西的卤汁凉粉,往往会加个鸡蛋,配着馍来吃 。图/视觉中国
文章插图
▲ 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流行的仙草冻 。图/网络
焖子则不同,此物北方独有,因而只做咸口 。在淀粉与水顺利会师后,待冷却成胶状,切块入锅,少油小火,慢煎至两面焦黄 。这样热乎着出锅的焖子,佐以配料,一口下去其软、糯、香尽在舌尖绽放 。
文章插图
▲ 不许再叫我炒凉粉了! 图/汇图网
凉粉的踪迹从北宋就可寻得一二,《东京梦华录》中提及的“细索凉粉”,自那时开始就是点亮开封夜市的一颗明珠 。去年夏天,我们曾对《中国到底哪里的凉粉最好吃?》做过一次总结 。
而焖子的历史,则要从百年前的山东烟台细细说起了 。
烟台焖子传奇
据说焖子起源于一次意外的探索 。
文章插图
▲ 山东,烟台,休渔期 。渔船停泊在芝罘岛东口渔港内 。图/视觉中国
当时烟台有对门氏兄弟,以卖粉条为生 。有回遇上连阴天,无法晾晒粉条,眼看着粉就要酸坏了,两人情急之下,将之切块油煎,拌上蒜蓉,分给乡亲们吃 。结果,尝过的人都翘起了大拇指,称其风味尤胜粉条,自此两兄弟改卖这种被称作“焖子”的小吃 。至于“焖子”的叫法是以兄弟俩的姓氏冠名,还是取自其连煎带焖的制法,尚不可考 。
文章插图
▲ 焖子的半成品堆满了平底锅 。图/视觉中国
烟台焖子多以番薯粉制成,本来难以入味,但烟台人在焖子出锅后,除了放入大勺麻酱提香、蒜汁调味外,更加入了海边人家自制的“虾酱” 。这三样调料皆味猛劲大,又各具风味——麻酱如同山岳厚重,入口香醇;蒜汁气冲霄汉,“味”薄云天;虾酱则由渔家拾得的小虾,连壳捣碎,腌制而成,最是留存住那一份大海的野性 。
文章插图
▲ 正在晾晒的虾酱 。图/图虫创意
在这三者的统摄之下,焖子温顺地展现出其香、软、黏、糯,而这三味也在焖子的调节下,达成和解,融汇于一体 。这样的一口焖子里,蕴藏着山海的壮阔 。
文章插图
▲ 山东,烟台,海边灯塔 。图/视觉中国
然而在渤海之滨,鲜,才是永恒的主题 。烟台人不满于三足鼎立之势,在传统的焖子做法外,又衍生出一道“三鲜焖子”,将本地的海产“请”入锅中与焖子同炒 。这“三鲜”并非单指三种固定的海鲜,而是随着时令之变而变化,常用有虾仁、海参、贝丁、鱿鱼、螺肉片、烟台盛产的海肠以及被称为“天鹅蛋”的紫石房蛤 。
文章插图
▲ 三鲜焖子 。图/汇图网
焖子虽兴于烟台街巷,但时过境迁,到如今,老一辈们仍然惦念不忘,年轻一代却不再那么热衷了 。倒是在远隔渤海相望的大连,掀起了一股吃焖子的热潮 。
大连人的乡愁
清末,在天灾人祸之下,大批山东人为图生存而“闯关东”,并大多在沿海的大连和丹东定居下来 。
文章插图
▲辽宁,大连,夕阳下的灯塔 。图/视觉中国
或许乡音和口味才是蕴藏在人类文化基因里最坚定的一部分 。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山东人带去了“胶东味”的方言,形成了大连话的“海蛎子味儿”;也带去了山东各个地方的饮食习惯,成为了这座年轻城市的文化底蕴所在,这其中,尤以来自烟台的焖子最受欢迎,以其价廉味美而风靡至今 。
推荐阅读
- 饮茶时,茶叶的第一泡水脏吗,有必要倒掉吗?
- 世界干旱地区的分布及原因 世界上干旱比较严重的地区是
- 未解之谜的中国十大神秘事件 中国三大诡异未解之谜
- 明星平胸代表 娱乐圈里的平胸女明星
- 你不得不知的茶叶保存小常识介绍
- 你了解人体的基本知识吗?
- 如何保持完美的肌肤?付出相应的时间,久而久之皮肤会慢慢变好的
- 泰国佛牌会透支运气吗 泰国佛牌正牌的不要碰
- 拖鞋买刚好的还是大点的 拖鞋买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 非常目击小说 非常目击有小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