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世客内,崂山茶卖场销售员阻止采访人员拍照 。
中秋节临近,茶市也开始进入了热销期,加上新一波崂山秋茶的上市,崂山茶企本应该很高兴,但他们却面临着烦恼,那就是靠着低价走红的山寨“崂山茶”正在侵蚀着市场 。为规范崂山茶商标使用,9月13日,本报采访人员同崂山茶协会以及部分业内人士,前往崂山区丽达超市、香港中路家乐福超市、佳世客超市和李村茶叶市场进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不少行家告诉采访人员,不少号称崂山茶的茶叶,实际上是南方的劣质茶 。
千元高价茶原是冒牌货
【山寨茶冒充崂山绿 进商超侵蚀崂山茶市场】9月13日上午,本报采访人员同崂山茶协会相关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位于崂山区的丽达超市,开始了第一家调查 。“我们这不是崂山绿茶,是即墨绿茶 。”在超市里,面对几名工作人员的询问,一名销售员坦率地说 。
随后,采访人员一行又来到了位于佳世客一楼的茶叶摊点前 。这里的散装茶叶敞口放在锡箔袋里,琳琅满目的茶叶价位从120元/斤到1200元/斤不等,几乎都打着“崂山绿茶”的招牌 。“这不是崂山绿茶,你看茶的条形很细,不像咱们崂山茶比较粗壮 。”“崂山茶”证明商标管理工作委员会委员隋丰开告诉采访人员,不出意外的话,采访人员面前的一种每斤售价900元的茶,应该是浙江茶 。
“一般情况下,崂山茶是不会散装出售的 。”崂山茶协会秘书长张凤昌告诉采访人员,崂山茶协会并不认可散装崂山茶的质量和品质 。散装茶问题多,包装好的茶叶又如何呢?
采访人员一行第三站来到了位于香港中路的家乐福超市里,在这里既有一些散装的茶叶,还出售一些有着精美包装的礼品茶 。“你这说是崂山绿茶,怎么也没见贴个崂山茶的防伪标志?”协会工作人员一句话问得导购哑口无言 。
“你看,这个茶叶盒子上没有印场名 、场址,更没有崂山茶的防伪标志 。”崂山茶协会秘书长张凤昌说,它所使用的盒子是“统盒”,也是不允许的。“崂山茶指定的茶企都有自己的盒子,有关产地、场址的信息都应该打印在盒子上,而不是像这样直接贴在盒子上 。”
如何分辨劣质绿茶和崂山茶
在调查中,价格虚高、标签乱贴等现象只是“冰山一角” 。在李村茶叶市场上,采访人员见到了劣质南方绿茶变身“崂山茶”的过程 。采访人员一行来到了李村的一家茶叶市场 。在这里,不少茶店门前都堆放着产地为浙江的高山绿茶箱子 。“你去问,这里90%都说自己卖崂山茶 。”崂山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说 。“他们一般将这些低价进来的高山茶搬到屋里,现场进行分装,之后套着"崂山"绿茶的盒子就出来了 。”就在该工作人员说这话时,一盒盒“崂山绿茶”从堆满高山茶箱子的屋子里,被搬运到一辆货车上 。“这就被拉到市里的小超市,身价倍增 。”
“其实,分辨崂山茶和劣质南方绿茶并不难 。”张凤昌说 。从品牌崂山茶和标称“崂山绿茶”分别取出3克作为样品,实验开始 。第一泡,品牌崂山茶的茶汤微绿,非常透亮,相较之下,另一款茶叶汤色明显偏黄且浑浊 。此时,两款茶叶的外形没有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第二泡,品牌崂山茶的茶汤仍然很清澈,另一款的黄色渐渐淡了些 。到了第三泡,两者的区别就更加明显了,品牌崂山茶绿色虽然褪去了一些,但仍保持着清透感,可另一款原本的深黄已经变成了淡黄 。“你看茶叶,这个茶叶连芽都没有,但条形仍然比较细,不像崂山茶,是福建茶 。”专家鉴定说 。
提醒
选购崂山茶要看防伪标签
“这种劣质茶,可能是在加工过程中掺了糖 。”业内人士分析 。据介绍,因为部分南方劣质茶生长快,芽头小,叶片薄,想要冒充芽头肥大的崂山茶,首先要过外形关 。在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改变外形的办法,就是粘合,材料就是“糖” 。“加了糖之后炒,可以调整外形 。”加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调整味道 。“糖可以掩盖劣质南方茶的苦味 。”业内人士介绍,调整味道的方法还包括加入绿茶香精等等 。
“现在崂山茶叶年产量最多不过千吨,但目前市场上的"崂山茶"保守估计也达到了3000吨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为保护崂山茶的品牌,从2009年起,崂山茶协会就制定了“崂山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采用防伪标签管理的方法对市场进行管理,防伪标签大约1元硬币大小 ,是青岛崂山茶协会监制,上面有防伪涂层,刮开后有编码 。协会要求崂山茶企业将标志贴在产品封口处,市民可拨打电话查询编码,就能辨别真伪 。同时,有崂山茶协会授权的茶企共有48家,它们分别有不同的编码,市民可以核实,“这就避免了部分茶企私自买卖标志的行为 。”张凤昌说 。
推荐阅读
- 中茶院国家级评茶师参加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评选
- 以旭日升为代表 探析茶饮料的三大失败
- 三大新风吹动茶礼风向标 秋日品茗齐聚鹏城
- 凤凰乌岽金玉兰单丛茶品评概说
- 印雪白茶,以雪之纯美意象提升白茶品位
- 广州,茶叶销售旺季不旺 茶商望月兴叹
- 安溪,茶叶出口压力增加 茶企转向品牌输出
- 济南茶市,茶商忙中秋 多元化经营成趋势
- 西安,中秋将近礼品茶热销 个别包装竟比茶叶贵
- 6种情况喝茶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