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把承接“东茶西移”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迅速壮大的茶产业正在成为加快贵州省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和优化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 。
据贵州省政府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近5年,贵州省新建茶园以年均70万亩的速度增加,茶园总面积已超过466万亩,茶叶加工企业达到829家;茶农增收近30亿元,有300万农民依靠茶产业脱贫致富 。今年,贵州省茶产业综合产值预计可达85亿元 。
【着力于东茶西移 黔茶产业迅速壮大促农增收】山青水秀的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和古老茶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无污染的茶叶产区,境内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以上,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差,但同时耕地、非耕地、疏林地、低效林改造等适宜种茶面积在1500亩以上,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的空间和潜力很大 。
如何发挥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农业发展之路,彻底改变“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的局面,是这些年贵州各地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探索并致力解开的一道难题 。“东茶西移”为贵州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茶产业带来了机遇 。近年来,东部茶产业发达的地区由于面临较大的土地增值和劳动力成本等压力,茶园面积正在逐渐萎缩,“东茶西移”的步伐不断加快 。
机不可失 。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把茶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名片”之一倾力打造 。经过几年努力,贵州省茶园集中度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茶叶百强企业异军突起,工商资本、民营资本不断涌入茶产业 。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石阡苔茶、梵净翠峰、瀑布毛峰等一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快速成长 。
退耕还茶、荒山造茶、低效经济林改种等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使贵州山区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机结合 。如今,走进黔北山区农村,随处可见连绵翠绿的茶园随丘陵蜿蜒起伏,一栋栋“洋房”式的民居点缀在茶海里或掩映在绿树丛中,茶产业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融合在了一起,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了富裕日子 。
目前,贵州已为茶产业大发展绘就新的蓝图: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扶持、创新机制,着力打造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到2015年,建成中国高品质绿茶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成为在规模、品质和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产业强省 。根据规划,未来3年,贵州省茶园面积要增加到700万亩,茶叶加工企业增至3000家,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全省农民来自茶叶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实现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000元,使茶产业占农民种植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7%以上 。
推荐阅读
- 东茶西移 贵州欲打造我国最大产茶基地
- 湖南省汝城县,着力打造茶文化产业园
- 雅安市,三大举措着力推动茶马古道文化发展
- 桂东县,着力打造茶文化特色旅游项目
- 南郑福成镇,着力做大做强茶产业 助农致富
- 广西,着力打造早春茶品牌 开拓东盟市场
- 复兴茶文化 振兴茶产业现阶段宜从四方面着力
- 油漆附着力怎么测试,油漆附着力差能补救么
- 凤冈,做大做强茶产业 着力打造茶旅体化
- 筠连县,着力推进花 果 茶产业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