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片小小茶叶演绎个神奇产业

修剪枝叶的师傅月入万元
上世纪50年代,日照巨峰镇的薄家口村是一片黄色的沙土地;种小麦不长小麦,种水稻不长水稻;贫穷曾逼迫年轻的壮汉外出打工;被当地人称为“簸箕口” 。如今,曾经的“簸箕口”,寸土寸金,成了典型的富人村,外村的姑娘争相往这里嫁,人均年收入几十万元,50年间,这里发生了什么?
日照,鲁茶产地之首 。查阅相关资料不难发现,这个在山东、全国茶叶市场都有着举足轻重位置的城市,却在南茶北引的历史中未留下太多印记 。如今,这座城市的黄土地上,绿油油的茶叶,盛开着年产值24亿的骄傲,薄家口不过是众多以茶为生村庄的缩影 。
昔日穷山僻壤 如今的“黄金村”
清明节,日照巨峰镇上的大棚茶刚刚开始采摘,每个村子都十分热闹,随处可见背着茶筐的采摘人和卖茶人,当问起这些茶从哪里来时,村民会热心的告诉你,“簸箕口” 。“簸箕口”?就是承装垃圾的容器?没错,随便问一个日照当地人,都知道“簸箕口”村,而且都知道这个村的具体位置,那可是有名的产茶大村 。
到了地方,在村头碑匾上采访人员看到,原来当地人口中的“簸箕口”,其实是“薄家口”这三个字 。
“别看现在是一望无际的茶园,50年前的这里是一片荒地 。”当地村民老李告诉采访人员,因为沙土土质的关系,薄家口曾是一片荒凉的山丘,种什么都没有收成,那时候当地流传这么一句话,“簸箕口”一竿子下去一亩地打不下一筐子花生,这种局面直到南茶北引才被打破 。
【日照,片小小茶叶演绎个神奇产业】1966年南茶北引后的十年,薄家口也试种成功了自己的茶叶,不过在之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村民一直是自种自采,每家都有口小锅,自己炒 。炒好的茶叶,用蛇皮袋一背就去赶大集,卖不了就自己喝 。直到1996年,村民薄怀江实验茶叶冬暖式大棚成功 。1997年,村民薄自高带领一班人搞起了33个茶叶大棚,日照市面上第一次出现了“冬茶”,当年收入就超过20万元 。
“黄棕土”养育了茶树 遍地茶厂创造出了财富
薄家口的翻身仗只是日照巨峰镇的缩影,在这里的杨家庄、坪子村、东赵家庄等太多的村庄因茶改变了命运 。走访中采访人员发现,巨峰镇与人们遍地是茶叶的想象有很大不同,这里不少村子与常见的村庄无异,依旧以小麦等种庄稼为主,即使有少数几家农户种茶,不过只有百余亩,种出来的茶也多是自己喝,并不流入市场 。
“跟种庄稼一样,茶叶也有适合自己的土质 。这里的土地就跟前面几个村庄有明显不同,这也是日照成为产茶大市的秘密 。”随手抓起一把薄家口的土,当地英和茶厂负责人丁为英向采访人员介绍,巨峰镇临山一带的村庄,土壤都属于黄棕壤土,正是这种土质决定了不长庄稼的残酷,却养育出了茶树 。当日照南茶北引的开创者牟善平将茶叶引进日照,就改变了巨峰镇的命运,依附茶叶为营的茶厂在巨峰镇遍地开花,即使不种茶的村子里也能找到大大小小十几家茶厂的影子,据了解,日照茶的势头旺,不管在哪开茶厂都有钱挣也就让茶厂没了地域的限制 。粗略计算,目前日照市大大小小茶厂已经达到了400余家,其中不少是外地面孔前来掘金 。
从不知道为啥种茶到24亿的年产值
“我与杨家庄的茶同龄,是我父亲在村里干大队书记时,由他提倡种茶的 。”当地贡青茶厂的负责人周文泰骄傲的告诉采访人员,杨家庄是日照种茶起步最早的村庄,试种阶段就达到了1000多亩,不过那时已经记事的他印象中,开始农户根本不认茶,不知道这些绿油油的叶子是干什么的,但为了响应号召还是纷纷种上了茶 。因为跟日照土壤和气候对口,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日照绿茶的产量已经占到山东市场80%以上 。“当时南方茶成功攻占了北方茶叶市场,南方茶商一个个荷包鼓鼓 。”周文泰说,这消息很快传到了日照,茶,巨峰镇有的是,南方茶赚钱,北方茶为何不可?日照用五六年时间挤进了山东茶叶市场,用十余年走向了全国 。
因名声大,当地收购价高高在上也是当地茶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例如,如果某产地茶叶收购价在150元—300元,那么日照茶的收购价将不低于500元 。所以,日照茶农也是全省收入最高的 。“一亩地大约一年产茶一百斤左右 。”聊起自己的收入,杨家庄一位杨姓茶农兴奋地告诉采访人员,以去年为例,每亩地平均收入2万余元,算起来,他家一年入账三十万元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