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升觅好茶 云雾之巅品茶韵

新昌高山云雾中,一个眼尖手快、动作熟练的采茶女每天大约能采约6万个芽头,不足3公斤,相当于每天采茶人的手都要在茶树尖与竹篓间跳跃6万次
中国茶文化兴盛在唐朝,事实上在魏晋就已成为风尚,无人不茶 。我钟情天姥山脉、沃洲湖畔那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依山傍水的高山茶田,是因为它是一个值得享受的好地方 。不仅成群结队的游人难以抵达,甚至害虫也将被那山环水绕的天然屏蔽所过滤、所隔绝 。岂止李白梦游此地,何人到此都想留下来 。
紫气东升觅好茶
紫气东升必有祥瑞 。种茶人亦有传说茶山之上紫气升腾,这一年必有好茶可采 。我在绍兴新昌县城里避了一天一夜小雨,按照和的士司机的约定,用过早餐后我们便向新昌西南的天姥山区进发,途中七拐八转行驶了半个多小时汽车停靠在茶园山下 。
两位中年采茶女带我步行上山去茶园,上山时踩在树叶铺盖的泥土之上有些油滑,我猜想是因为茶叶的油脂导致 。抵达茶园时已是大汗淋漓,再看表足足攀登了近两个小时,而采茶人平时仅需一个多小时 。本想可以感受一番茶山的大气磅礴,拍摄到晴空万里、层次清晰的大场景,也仅仅是奢望而已 。接近中午时能见度只有数百米,周围如雾气包裹,山上紫气环绕,山下的湖面水气升腾 。难怪高山茶有良好口碑,这也正是平地茶难以抗衡高山茶的主因 。
【紫气东升觅好茶 云雾之巅品茶韵】采摘的鲜叶交到收购站后专人进行等级筛选
4月前后是龙井茶的销售旺季,图为茶叶集市的火爆场面
很多人都知道绍兴是江南二千五百年城址未改的古城和文化之都,却不知道它也是我国最大的产茶区和茶叶出口最多的城市,一个茶文化的圣地 。早在南北朝时,刘敬叔在《异苑》中记载嵊州(现绍兴辖区)有人好饮茶茗,而茶圣陆羽遍尝天下茶后,在《茶经》中盛赞,浙东以越州上 。越州即绍兴,其下辖的新昌、嵊州以及诸暨等地的大佛龙井、外婆坑野生龙井、珠茶、苦丁茶、绿剑茶等等,均采自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上,这里常年布满温润的水汽,又时而云开雾散,艳阳高照 。自古相传这里的茶比平地茶香气重,口感更浓,古往今来无茶颠覆 。我国的历代贡茶,传统名茶以及当代的新茶,大多出自高山 。明代陈襄诗曰:雾芽吸尽香龙脂,说的是高山茶的品质所以好,是因为在云雾中吸收了龙脂(罕见而珍贵物质)的缘故 。所以,我国许多名茶,以山名加云雾命名 。
村舍掩映于茶田之中,是外婆坑的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天姥山是备受历史文化名人推崇敬仰的高山,唐以前天姥山就已被中国文人向往,李白、杜甫、王羲之、谢灵运等历史人物追逐前贤足迹,寻访天姥山并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石城寺礼拜》等经典名诗 。我相信无论谁,身在散落天姥山及沃洲湖周边山域内的茶园中,都将因那神奇的山水,不凡的气势,忘掉一切杂念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我登上位于城南的一片布满二十多个山顶的茶园,正准备休息一下,人烟稀少的山上种茶人看到有陌客到来很高兴 。一位衣着朴素的男子走过来向我打招呼,邀请我去他的临时休息室休息,和他交谈知道他是茶老板 。边品茶边聊,他说当地有个传说,有一住新昌大佛寺旁的妇人,一天夜里去大佛寺祀梦,忽见大佛起身走到殿外摘了几颗树芽泡饮,芳香扑鼻 。妇人醒来找到这些树,依法采制泡饮,果然香高味醇,因此被称为大佛茶 。我得知他这处鲜为人知、山路艰难的城南高山上茶园,恰恰是在大佛寺棋盘阁一僧者口中得到的消息,因常有僧人徒步上山来选茶 。佛文化与茶文化在新昌的高山深处完美交融,积淀千载,形成了至今都不使用农药和植物生长剂的大佛龙井 。南方有嘉木,新昌有好茶 。一斤大佛龙井一般需要2公斤青叶,经过采摘、摊放、杀青、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工序,才能生产出上好的大佛龙井 。
新昌县城乡人口43万,多半居住山区,山区70%的经济收入源自茶叶 。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中国茶市就位于新昌县城内 。
明前雨前采茶忙
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 。从南往北,好茶先后出在清明和谷雨时节 。江南的好茶恰恰出自清明前 。而新昌地处山区,依400米、600米、800米和1000米以上不同的海拔,只要是雾气萦绕的地方,清明和谷雨前后都有好茶可采 。明前茶细嫩品质好,雨前茶品质尚好,谷雨后立夏前的茶叶一般较粗老,品质较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