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的沉淀,宜宾茶叶已洗尽铅华,名扬四海;三千年的累积,茶的气息已弥漫在宜宾的街头巷尾,茶的文化已融进宜宾人的血液中 。茶者,雅俗共赏,因此,无论是在环境幽绝的茶园里,还是在风吹日晒的凉棚下,总能看到喝茶、品茶、论茶的宜宾人,他们或是专业学者,或是爱茶之士,但对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第五届宜宾市早茶节即将开幕之际,采访人员专程采访了两位对宜宾茶文化有深入研究的茶友,听听他们对茶的见解以及对宜宾茶叶发展的建议 。
宜宾茶叶的未来将会无比精彩
刘盛龙 (四川省茶叶学会会员):
宜宾有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 。上世纪五十年代,宜宾县蕨溪黄山就发现千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树,据测定,与云南野生大茶树同样古老,证明宜宾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 。在秦、汉、唐、宋、明、清时期,宜宾茶贸易和文化都有较多的记载 。
直至今日,我们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像云南普洱,福建安溪,江西婺源等那样大书特书,打造自己的历史品牌,要把我们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摆在突出而耀眼的地位,从而引起世人的关注 。
宜宾茶叶经济要发展,就要弘扬宜宾茶文化 。宜宾茶文化种类众多,民间茶俗就达13种,其民间茶歌近百首,民间茶故事有许多,茶舞蹈、茶戏剧更是美轮美奂 。此外,宜宾茶馆文化丰富多彩,地方特色浓厚 。
过去有俚语云:讲道理去尚志,听玩友去商余,买棉纱去南轩,买丝绸去笃祜,听清音去小北街茶楼,买山货去小南门火神楼......这些都是当时宜宾茶馆的写照 。人们在休闲中饮茶,在交易中饮茶,在评理中饮茶,是宜宾茶馆文化的一大特色 。
以前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文化就是戏,而且是重头戏,因为文化也是生产力,今天称软实力,可这软实力却给我们带来了硬效益 。喝茶的人多了,卖的茶也就多了,效益自然上去了 。
挖掘历史,弘扬文化,其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民众,这应该是当前的主要思路 。纵观历史,我国唐宋时期的茶叶经济之所以大发展,就是由于当时文化人的介入和推崇 。因此,应该将我们工作的重点定位在 弘扬、促进、造福六个字上 。
从外部条件看,世界上有160个国家,30多亿人喝茶,我们只有把饮茶的艺术、文化,传送到国外去,让世界上有更多的人知道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茶的魅力,就会带动更多人饮茶 。那么,宜宾茶叶要走出国门就更加容易,茶叶经济会因此而腾飞,种茶的农民,喝茶的消费者,也就会得到实实在在的福祉,宜宾茶叶的未来将会无比精彩 。
把茶叶经济与茶文化、茶旅游相结合
刘安(四川省诗词学会会员、市诗词学会秘书长):
宜宾茶的特点一是历史悠久,栽种较早 。这点自不必多说,史料上已有明确记载 。
特点二是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出茶早且茶品丰富 。
据相关统计,宜宾茶树发芽时间比川西茶区早3940天,采摘期长4060天,全年采摘期长达210天以上 。如宜宾地区所产川红,就以早、新取胜,每年4月即可进入国际市场 。川红珍品──早白尖,更是以早、嫩、快、好的突出特点及优良的品质,博得国内外茶界的好评 。如今宜宾八县二区茶叶很多茶厂都有自己响亮的品牌 。
特点三,宜宾茶叶在对外贸易交流上起着重要作用,是历史文化名城丰厚底蕴的又一明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保亚认为:据考证,滇僰古道(滇即滇池,僰即古代僰道 (宜宾))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因为连接了四川、云南、印度和东南亚地区,而且体现在对蜀身(yuán)毒(dǔ)道(滇僰古道和公元前两世纪横贯云南东西的铜鼓分布线路的衔接,证明了滇僰古道是蜀身毒道最重要的必经之路,是古代中国沟通西域的重要路段,也是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的一条主干道)和茶马古道的研究上 。而宜宾出产的茶在茶马古道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起到了很重要的媒介作用,为扩大宜宾的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特点四,茶业的发展对宜宾的经济贡献正在逐步扩大 。据统计2008年,全市茶业产值为2亿元,而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72.3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3.34万吨,实现茶业总产值69.46亿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随着宜宾市一大批茶叶品牌的树立,宜宾市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命名 中国早茶之乡,成功注册宜宾早茶地理商标 。如今,随着每年一次的早茶节活动的成功开展,茶业对宜宾经济上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
推荐阅读
- 各地知名茶商云集宜宾参观醒世茶业生产基地
- 宜宾茶业,做百万农民增收致富之民生大产业
- 宜宾早茶节,众展企亮出看家产品 同台竞香
- 宜宾茶依托科技创新 从国内到国际剑指百亿大关
- 早白尖茶业,乌蒙早演绎宜宾茶业传奇
- 宜宾延伸茶业链条 放大茶业产值与发展空间
- 宜宾茶事之茶具,惟携茶具赏幽绝
- 宜宾茶事之茶史,引史入水煮清茗
- 赋予茶文化新内涵 打造宜宾早茶品牌
- 饮香茶叶3大策略建言茶叶品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