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 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生活习惯的民族 。回族普遍喜好喝茶 , 茶是回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统饮料 ,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算是西北地区的盖碗茶 , 喝盖碗茶是回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重要的生活习俗之一 。
盖碗 , 俗称三炮台、茶碗子,由细陶瓷烧制而成 , 由盖、碗、盘三件组成 。大多盖碗上绘有花纹图案 , 也有将经文和清真标志烧印其上 , 古朴高雅、美观大方、富有特色 。一般讲究一些的回族家族 , 都备有这种盖碗 , 遇到客人来临 , 就用盖碗泡茶 , 以示对客人的重视 。
回族喝盖碗茶的由来与历史
回族喝盖碗茶从元代就开始了 。公元1251年 , 忽必烈率军南征云南 , 出身伊斯兰教宗教世家的赛典赤赡思丁奉命运送军需 。有一年率领穆斯林军士在鄯阐城修建清真寺 , 天气炎热 , 赡思丁操劳过度 , 中暑昏倒 。一位叫尤努斯的老人 , 急忙用花瓷碗放上茶叶、果干、菊花泡了一碗味道香浓的药茶 , 老人怕灰尘弄脏了茶水 , 就用一个瓷盘盖在碗上 。半个时辰后 , 瞻思丁慢慢清醒了过来 , 老人端上药茶让瞻思丁喝 , 瞻思丁一口气喝下 , 顿感清甜香郁 , 暑气顿消 。瞻思丁细细看了瓷碗里的用料 , 夸赞道:美哉 , 盖碗茶 。
从此 , 云南的回族开始喝起了盖碗茶 。只不过 , 喝茶的瓷碗和瓷盘得以改进 , 演化成今天盖碗这种三炮台样式了 。公元1291年 , 瞻思丁的儿子纳速刺丁从云南调任陕西行省平章政事 , 把喝盖碗茶的风俗传到了陕西 , 后来随着战乱迁徙这一习俗也就传到了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方 。
【回族盖碗茶,中国茶文化之朵奇葩】回族敬茶有许多讲究
喝茶讲究的回族认为如果茶香而不清是一般的茶 , 香而不甜是苦茶 , 甜而不活也不能称之为上等茶 , 只有鲜、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 。回族把用盖碗茶待客看得较重要 , 每当接待客人或遇到开斋节、古尔邦节、儿女婚嫁等重要场合 , 主人会热情地为客人泡上一盅盖碗茶 , 端上油香、馓子、瓜子仁、花生等干果 , 让客人边吃边喝 。
当着客人的面 , 将盖碗揭开 , 放入茶料 , 盛水加盖 , 双手端送 。这样做说明这盅茶不是别人喝过的剩茶 , 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遇到来客较多 , 主人则根据客人的年龄、辈分依次上茶 。如果遇到更多的客人 , 家中所备的盖碗不够用时 , 则将几个盖碗的茶料放入大一些的茶壶中 , 用开水冲泡一会后 , 倒入玻璃杯、小瓷杯里 , 端给客人饮用 , 虽不是盖碗 , 但与盖碗茶的味道是一样的 。
回族喝盖碗茶的讲究
喝时左手拿起托盘 , 右手拿盖碗 , 刮一下 , 喝一口 , 不能取掉上面的盖子 , 也不用嘴吹飘在水面上的茶叶 , 而拿起盖子轻轻刮几下 。正如俗语说的吃油香要掰呢 , 喝盖碗茶要刮呢.别看这轻轻的一刮 , 却有许多益处 , 一刮甜 , 二刮香 , 三刮茶露变清汤 。刮第一次时 , 能喝到最先溶化的糖味;刮第二次时 , 茶与其他佐料的香味完全散发出来 , 这时茶的味道最好;刮第三次时只有茶叶淡淡的汤色 , 只能起到解渴的作用 。每刮一次后 , 将盖子有点倾斜地盖上 , 再吸着喝 。切忌端起盖碗一气喝饮 , 也不能对着盖碗喘气饮吮 , 要一口一口地慢饮 。如果喝完一盅还想喝 , 要留一点茶水在碗底 , 主人便会继续倒水 。如果不再想喝了 , 则把水喝干 , 或捞起碗子里面泡的红枣、桂圆吃 , 或用手把盖碗口捂一下 , 主人就知道你不喝了 , 也就不再为你倒水了 。
回族喝盖碗茶的这套程序 , 有人总结认为贯穿了轻、稳、静、洁的饮茶礼节 。轻是说冲、刮、喝动作要轻 , 不能有大的响动;稳是说沏茶要稳要准 , 一次冲沏要当 , 不溢不淌;静是说喝茶环境要幽雅 , 窗明几净 , 少干扰无噪音 , 则能凝神品味;洁是说茶具茶水清洁卫生 。
推荐阅读
- 宜宾茶依托科技创新 从国内到国际剑指百亿大关
- 归真堂,涉嫌滥用熊胆粉 熊胆茶已悄然下架
- 厦门,首批女茶艺工通过国家茶艺师资格证书考试
- 冶溪镇,农技人员面授茶叶种植专业技术
- 汕头检验检疫局称,减肥茶原料现印度蒺藜草
- 从原料 工艺 存放看款普洱茶质量好坏
- 十年磨剑 酒都生态茶业将推出精品生态早茶
- 湖南统战部部长李微微赞赏怡清源茶品黑玫瑰
- 奈雪噗呲柠檬气泡茶好喝吗
- 吃玫瑰花茶上火吗?玫瑰花茶的营养价值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