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山上小峰村种茶卖茶 村民走上致富路( 二 )


全村私家车拥有量超11%
谈起种茶改变的生活质量 , 村民翟慎华也是说不出的高兴 。生活条件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 , 收入高了谁还愿意出去?我们都是从种茶中受益的人 , 几年的经历也证明 , 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才能让我们彻底摆脱贫困 。
翟慎华告诉采访人员 , 以前很多边远山区的村民都喜欢往外搬迁 , 搬到一些大村 。自从村里种茶后 , 我们这个村就几乎没有搬迁户 , 因为留在村里会有更好的福利 。现在水泥路也通到了家门口 , 干什么事情都很方便 。唯一不方便的是孩子上学 , 不过镇政府给上小峰、中小峰、下小峰三个村买了一辆校车 , 孩子上学的问题也解决了 。
采访中 , 牛占月告诉采访人员 , 最近几年来 , 尤其是种茶的这几年 , 村民确实开始富起来了 。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村里的私家车多了 。他扳着指头给采访人员数了数 , 现在村里的私家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20辆 , 摩托车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上了 。
180多户家庭拥有私家车20多辆 , 私家车拥有量达到11.11% 。这样的比例即便是在城镇也很难达到 , 可以说种茶让上小峰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
生态优势成了致富保障
才几年时间 , 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 着实不易 。在这背后有什么秘诀 , 或者有什么思路值得借鉴推广?村主任牛占月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村之所以能够富起来 , 主要是依靠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分析一下致富的思路 , 引进淄博博山大通陶瓷琉璃有限公司是非常重要的 。哪个村都想致富 , 但是在致富路上奔走 , 必须借力发展 。因为这样的边远山村 , 基本上没有资本原始积累 。该公司的介入 , 解决了资本和技术的问题 。
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则是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 。我了解到很多村都搞过一些特色农业 , 但是有些地方出现了产品没有销路 。农民本身挣钱就不容易 , 再让他血本无归 , 以后就没有了发展后劲 。因此 , 让我来说 ,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这样的合作模式 。产品由公司兜底 , 农民种地没有后顾之忧 。牛占月表示 , 与企业的合作 , 很重要的一点是 , 农民免除了闯市场的困惑与投入 。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生态保护 。我们鲁山这地方虽然是山清水秀 , 但是一度也是穷山恶水的代名词 。幸运的是 , 我们没有将鲁山石作为致富源 , 而是将鲁山的自然风光和原生态作为载体 , 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还注意到一个细节 , 已经有单位看中了这片好山好水 , 决定在此处兴建水厂 。这也是原生态留给这个村最大的财富 。
池上镇党委书记赵琦告诉采访人员 , 池上镇是省市特级水源保护地 , 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此处只能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几年的经验证明 , 这条路子是对的 , 农民从生态特色农业中实现了致富 。
目前全镇合理流转土地30000亩 , 集中发展壮大了金银花、茶叶、黑色有机食品三大特色产业基地 , 形成了茶叶、金银花、黑五类、食用菌、桔梗、林果等六大支柱产业 。全镇19个品种取得国家有机认证证书或有机转化证书 。桔梗、板栗种植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 。池上桔梗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以池上为主产区的博山金银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展望未来 , 赵琦说:今后 , 池上镇将贯彻‘资本进山、技术进山、人才进山、文化进山’的理念 , 继续发挥全镇生态资源优势 , 并将这个优势化作池上发展的动力 , 为全力建设富裕博山、生态休闲博山做出更大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