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懂得这3个处世之道,才是做人最高的智慧

说起左宗棠,那是晚清时期响当当的风云人物 。
 
他为人高傲,却知错就改;他才华横溢,且人品端正 。
 
好友郭嵩焘曾对他予以高度评价:

“才尽大,无不了之事,人品尤端正,所以人皆服他 。”
 
其实,早年的左宗棠在科场上屡屡受挫,年逾不惑,仅仅考得一举人 。
 
但在其人生的后几十年中,他却能后来居上,成为声名俱显的一代名臣 。
 
这皆因他悟出了人生的三句箴言: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
左宗棠:懂得这3个处世之道,才是做人最高的智慧

文章插图
 
发上等愿
 
周国平说:
“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就无严肃可言,平庸就是最大的不严肃 。”
 
这里所说的平庸,并不等于平凡,而是缺乏远大志向所导致的精神世界的贫瘠 。
 
人若想摆脱平庸,须得发上等愿,用远大志向来填补精神世界的空洞 。
 
左宗棠之所以能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便是因为他始终心怀远大志向 。
 
在一次会试时,寒窗苦读多年的左宗棠终于榜上有名,虽然位居末位,他仍十分高兴 。
 
但就在揭榜时,却发生了意外 。
左宗棠:懂得这3个处世之道,才是做人最高的智慧

文章插图
 
考官发现上榜的人中多出了一名进士,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取消了左宗棠的进士资格,仅给了他一个“誊录”的名额 。
 
这个职位最好的出路是成为县令,可左宗棠却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如此平庸 。
 
想到自己干大事、成大业的志向,他便毅然返乡,继续苦读 。
 
闭门读书期间,他写下一副对联: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
 
这与他此后所提的“发上等愿”异曲同工,都表达了自己的远大志向 。
 
志向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
 
它如同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有了它,你才不会迷失方向 。
 
相传,茶圣陆羽是一个孤儿,很小便被父母抛弃,后来被一个和尚抚养长大 。
 
他除了学习文化课之外,还跟着和尚学习茶艺,也正是从这时起,陆羽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
 
在当时,品茶还没有被社会主流认可,许多人认为喝茶与喝酒一样,都不是正途 。
 
然而陆羽却不这么想,他非但不觉得喝茶是不务正业,还立下志向,要在茶文化上做出一番成就 。
 
12岁时,陆羽偷偷溜出寺庙,找到邹老夫子并拜他为师,跟随他学习文化知识 。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 。
 
成年后的陆羽已经具备了广博的学识,按照常理,他应该去考取功名,可他并没有这样做 。
 
陆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立下的钻研茶道的志向,于是他决定隐居著书 。
 
经过二十六年的潜心研究,他终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茶经》 。
 
苏轼曾在《晁错论》中写道: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
 
立志如同登山一样,志在顶峰的人,才有机会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景色 。
 
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终会随风飘荡,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 。
 
心中有志向,前行有目标,你才不会落入平庸的陷阱 。
左宗棠:懂得这3个处世之道,才是做人最高的智慧

文章插图
 

左宗棠:懂得这3个处世之道,才是做人最高的智慧

文章插图
 
结中等缘
 
杨绛说: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 。
 
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起起落落的过程,有登上高处的机会,也有跌落低谷的日子 。
 
无论你身处何地,都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
 
站在高处不自傲,跌落低谷不自卑,这便是左宗棠所说的“结中等缘” 。
 
立下丰功伟绩的左宗棠,在早年间也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