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科学十年,回顾与展望

在中国众多的茶叶品种中,普洱茶是一个另类 。虽然它的生产与品饮有近千年的历史,但它的传播却一直受到局限,在二000年之前,除了西藏、广东、香港及台湾地区之外,极少有人知道普洱茶,品饮过普洱茶的人则更少 。甚至就连普洱茶的产地云南,很多人也不知道普洱茶为何物 。云南生产的普洱茶基本上是外销品,在本地消费的极少,因为在当时,云南本地人钟情的茶仍是滇绿,是绿茶与红茶的天下 。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难理解,因为普洱茶第一功能就是解油腻与刮肠通泄,相对以前中国人面临的温饱困境及营养不良,普洱茶显然不适合他们品饮需求 。因此,我们说普洱茶的兴起必须有一个社会与经济的前提:即社会走向富裕,人们开始寻求更高一级的保健与养生方式,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普洱茶正是具备了与现代社会相匹配的诸多要素,才有可能成为人们(准确地讲是一部分人群)品饮茶叶的首选 。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以前对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就显得很少 。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例,在国家级权威杂志上发表的茶叶论文及科研成果,普洱茶所占的比重不及绿茶的十分之一 。以至到了本世纪初(准确地讲在二00五年以前),在中国最权威的茶叶研究机构--中国茶叶研究所,你找不到一个普洱茶专家,但却能找到一批(不是一个或几个)绿茶专家、乌龙茶专家,甚至红茶专家 。
当然,我们这样评述并非说以前普洱茶的科学研究是一片空白 。应当说,自上世纪五十年开始至上世纪末,普洱茶的科学研究有两方面骄人的成绩:一是茶树品种的培育,如云抗10号、云抗14号及紫娟茶等,都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是由勐海茶厂开创的渥堆发酵法,不仅获得了普洱茶生产技术领域的省级科技成果奖,同时也为普洱茶后来的兴起与迅速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虽然如此,我们仍坚持一个评价,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不仅落后于其它茶类(主要指绿茶与乌龙茶),同时也与普洱茶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匹配 。更准确地说,普洱茶在基础研究、功能分析研究、生产与制作工艺研究及深加工研究方面都逊色不少,某些环节则差距很大 。
在中国大陆,对普洱茶真正进行科学研究是在本世纪初 。但这个时期的科学研究基本上是零散的,很多的实验方法与实验手段相对也是落后的 。倒是这个时期普洱茶的文化研究却是突飞猛进,从茶马古道到普洱茶的历史演变,都在云南文化专家与学者的研究报告和专著中清晰的显现,对普洱茶的传播与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虽然这个时期有一些科研论文及研究报告的发表,但与普洱茶的文化研究相比,其技术层面的科学研究仍是落后的 。
真正对普洱茶较系统的科学研究应是在二00八年之始 。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开始呈系统化、规模化趋势 。大量的实验报告、研究论文、科技成果,形成普洱茶研究的主流,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层出不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由此,我们也习惯将2008年称其谓科学普洱元年 。
实际上从这一年开始,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拉开了科学普洱的序幕 。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正式颁布
2008年10月17日,云南省政府、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北京召开云南普洱茶标准介绍暨产销座谈会 。并正式发布《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该标准已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GB/T22111-2008)的颁布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行为 。它解决了过去普洱茶生产与质量监督无法可依的难题,是普洱茶生产与质量监控的根本大法 。
云南省政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形成的三级科研网络:即省、地(市)、县的茶叶专门研究所或机构,依据这个标准为核心,开展更为贴切的科学研究,包括指导辖区企业技术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 。
保护环境、建设有机茶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升装备水平成为基层茶农与生产企业的共识 。换句话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普洱茶界真正落地生根 。
正是这种热情,云南普洱茶出现了三种令人心慰的现象 。
对古茶树与古茶园的保护已由过去单纯的保护向科学养护转变 。云南近几年凡是有古茶园的区域几乎都出台了保护当地古茶园的条例与细则,并对凡是有古茶园的区域重新进行规划,尤其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培育 。这项工作前所未有,从政府到企业到茶农,对古茶树与古茶园的科学养护已经形成全民共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