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苦不涩不是茶 是不是忽悠

【不苦不涩不是茶 是不是忽悠】很多人介绍选购茶叶的方法是:外看形、内看汤、最后看叶底 , 这个方法固然不错 , 它是在专家们评审茶叶标准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 可谓千锤百炼了 。但是作为普通消费者 , 不一定有茶叶方面的专业知识 , 所以 ,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新方法一泡法:利用茶庄的品尝茶叶 , 进行一泡到底的残酷试验 , 合格者选购之 。
好茶有很多标准:外贸部门有外贸出口标准、技术监督部门有检验检疫标准、农业部门有生产制作标准、茶叶协会和茶人组织有审评标准 , 各种标准侧重点不同 , 反映出各自行业特征 。作为普通消费者 , 茶叶外形、汤色、叶底不是每个人都看得明明白白的 。尤其要选购物美价廉的好茶叶时 , 我们不得不牺牲掉一些外在的东西:譬如外形、汤色、叶底等等 。因为我们最终追求的是滋味 。
我们认为的好茶 , 其滋味应该是不怎么苦涩的 , 从经济角度看最好是耐浸泡的 。要检验是否耐浸泡 , 不苦涩 , 一泡法就是检验茶叶好坏的绝招 。方法是:取3g茶叶(大约把盖碗的底铺平) , 放置到容量为150CC的普通茶碗里浸泡 , 大约5-10分钟后你尝茶汤 , 看看茶汤的苦涩你接受得了吗?如果是香气高昂饱满、滋味醇厚、不苦涩、回甘好、价格合适的话 , 那么你还犹豫什么呢?赶快下手吧!
在茶汤的许多成分中 , 苦涩是最要不得的东西 , 苦涩常常表现出茶叶种植环境不良、管理不善、农药化肥过多、加工不到位等等生产过程中的失败 。如果苦涩难当 , 还花钱买来干嘛?至于外形的完整与否 , 颜色的鲜艳与否 , 香气的高低与纯异 , 滋味的鲜爽与韵味等等 , 那都是专家们的审评标准 , 作为普通消费者 , 完全没有必要去这么鉴定 , 我们自己的嘴巴就是检验茶叶好坏的唯一标准 。一些茶庄喜欢用这些专业术语来迷惑消费者 , 讲得天花乱坠 , 却忽略了最关键的苦涩口感 , 还强辩说不苦不涩不是茶 。其实大家都知道 , 好茶是不怎么苦涩的 。
选购乌龙茶时 , 茶商们试茶通常是抓一大把茶叶(8-10g) , 将盖杯塞满 , 这当然是商家的瞒天过海之术 , 为的是快速冲泡出茶汤 , 在滚烫的茶汤中 , 掩盖了茶叶的许多缺陷 。所以 , 今后买茶试茶时 , 你可以依照一泡法进行检验 。然后取一支小汤匙 , 拔开茶叶看汤色如何 , 如果浑浊 , 就是炒青不足;淡薄 , 则是茶叶嫩采和发酵不足 。
若炒得过火 , 则叶片焦黄碎裂 。好的茶汤 , 汤色明亮浓稠 , 依品种及制法不同 , 由淡黄、蜜黄到金黄都显得鲜艳可爱 。
把汤匙拿起来闻 , 注意不要有草青味 , 好茶即使茶汤冷却 , 香气依然存在 。茶汤含在嘴里 , 仔细分辨老板所言的清香是不是萎调不足的草青味 , 草青味是当前乌龙茶制程不够严谨所造成的 , 有草青味的茶 , 一旦增大投茶量 , 再稍加久浸 , 必然滋味苦涩 , 汤色变深 。总之 , 购茶选茶的原则是少投叶 , 多冲水 , 长浸泡 , 这样茶叶的优缺点就充分呈现 , 一览无遗 。
我们经常看见外形很漂亮的茶叶 , 叶底也很不错 , 可喝起来口感不好 , 苦涩不堪 , 喉咙被刺卡住了一样 , 甚至会在喉咙里造成像肥皂泡沫一样的感觉 , 严重的还会出现口渴 , 肚疼等不适的感觉 , 这些现象都说明 , 外形、汤色、叶底最终都保不住 , 只有亲口尝一尝 , 才知道茶的真正滋味 。
提倡健康饮茶 , 饮用新鲜的茶叶 , 饮用香甜可口的茶 , 尽量选购经久浸泡不那么苦涩的茶 。我们国家的茶叶品种很多 , 不一定要喝一种茶 , 换个品种尝一尝 , 绿茶、红茶、白茶、花茶、黑茶、黄茶、青茶等 , 在其他茶品中 , 不乏质优价廉、茶香飘逸、韵味持久的品种 , 或许你会找到更加适合你口味的茶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