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程序员为何坚持30年“免费”写代码?


这群程序员为何坚持30年“免费”写代码?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显微股市,作者|小北,编辑 | 蔡玉
2021年,“鼓励企业开放源代码”、“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被写入了国家“十四五”规划 。
开源,这一刻被真正意义上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未来科技发展不可忽略的一环 。
所谓开源,是指在开发软件后,将它的源代码公开分享的一种行为,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修改、分发开源代码 。
它是一种“集市文化”,任何处于这个“集市”中的人都可以对代码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进入到软件开发的过程中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开源快速补齐了中国在技术上和国际的差距,促进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
从开源的历史里也不难发现,那些获得认可、掌握最流行的开源项目的人,后来大多成了新标准的制定者,能在未来技术标准、系统框架的入口,品牌效应上具有优势 。
如今,各个顶级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拥抱开源 。
阿里有超过2万人在为开源添砖加瓦,开源项目超过1700个,在GitHub的企业贡献总榜中排行第12名;腾讯的首个AI开源项目Angel则在2019年12月底从LF AI基金会顺利毕业,那是linux基金会旗下面向AI领域的顶级基金会 。此次顺利毕业意味着它得到了全球技术专家的认可,成为世界最顶级的AI开源项目之一 。
蚂蚁在云原生、数据库、前端和移动端等领域开源了800个项目,成长起来20个国际范围内顶级社区明星项目 。
百家争鸣,共同繁荣,中国已逐渐生长出越来越亮眼的开源项目 。
近年来,中国开发者已经成为全球开源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公开信息统计显示,中国的代码在全球开源社区的比重已占40%左右,目前全球6000多万开发者中,至少有2000多万来自中国 。
但我们也好奇,相比国外,中国的开源历史也只有短短三十年时间,这三十年,到底是哪些人在默默推动开源环境的变化?
而从“一无所有”到“繁花似锦”,中国又是如何逐渐走出自己技术自主的道路的?
本期显微故事找到了那些在中国开源进程中默默贡献的程序员们,希望从他们身上,看到中国开源的跌宕三十年 。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为了打造中国自己的数据库,我赌上了最宝贵的十年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1世纪的前十年 。
2010年,中国互联网迎来蓬勃发展,团购网站大行其道,网络游戏方兴未艾,中国的网民数首次突破4亿大关 。
也就是在那一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互联网从那时起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的视野 。
从这一年往前看,开源及开源所带来的开放、共建的“集市文化”,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中国互联网的建立;往后看,数量越来越多的网民,十三亿中国人所带来的有别于西方互联网的各类需求,都在暗中推动着技术自主的诉求的产生 。
快捷地拿来别人的代码直接使用,和耗费心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代码,这两种倾向的暗流涌动,在2010年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已初现端倪 。
最先让人感知到的是“数据库”自建的必要性 。
在计算机领域,数据库是最基础的设施之一,任何软件的运行、用户的访问操作,都会涉及到数据库的信息存储和操作功能 。
它就像地基,为计算机上的软件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底层架构 。但当时,顶尖的数据库都来自美国,其中又以甲骨文的Oracle数据库的使用最为广泛 。
在那一年,线上购物平台淘宝的同时访问量已达到百万量级,庞大的数据量就需要购买Oracle庞大的数据库,而这笔支出是惊人的 。
时任阿里首席技术官的王坚算了一笔账,把1万亿元GMV折算成数据量,再折算成需要的IBM小型机数量、Oracle数据库量、EMC存储数量,再换算成具体价格相加,得到他们每年需要给IOE的采购费200亿元 。
这笔钱甚至超过他们每年所赚的利润 。
从那个时刻开始,数据库的自建被提上了议程 。阳振坤授命开启了自建数据库OceanBase项目的道路 。
这群程序员为何坚持30年“免费”写代码?

文章插图
图 | 阳振坤和OceanBase早期团队在一起
当时,业内领先的五大数据库里,有两个数据库是开源的 。较为简便的方法是直接把开源数据库的代码拿来修改和使用 。但作为OceanBase的创始人,阳振坤拒绝这样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