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公司是如何崩盘的 安然公司事件( 二 )


安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贸易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抬高股价 。作为一家交易公司,因为天生就有交易收益不稳定的风险,所以在股市上很难得到太高的评价 。在巅峰时期,安然的市值达到其利润的70倍甚至更多 。
为了保持其自称的“世界领先公司”的地位,安然的业务不断扩大,不仅包括传统的天然气和电力业务,还包括风电、水电、投资、木材、广告等 。2000年,宽带业务蓬勃发展,安然再次投资宽带业务 。
就这样,安然终于在2001年10月的资产负债表上拉出了一个高达6.18亿美元的大洞 。

定时显影
首先,安然的管理层受到质疑 。信息资源网络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玩忽职守、做假账、误导投资者和谋取私利 。[1]
在2001年10月16日安然发布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之前,所有投资者都乐于看到安然的财务报告 。看看安然过去的财报:2000年第四季度“公司天然气业务增长了两倍,公司能源服务公司零售业务增长了两倍”;在2001年第一季度,“季度收入增长了四倍,这是连续21个财政季度出现盈余增长”...在安然,衡量业务增长的单位不是百分比,而是倍数,这让所有投资者会心一笑 。到2001年第二季度,公司突然亏损,亏损高达61.8亿美元的信息资源网!
然后,一直隐藏在安然背后的合伙制公司开始出现 。经查,这些合伙企业大多由安然高层控制,安然的巨额对外借款往往计入这些公司,但不出现在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 。这样一来,安然高达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将不会被投资者知晓 。
更让投资者气愤的是,明明安然高层对公司经营中的问题非常熟悉,却长期视而不见甚至故意隐瞒 。包括首席执行官斯奇林在内的许多董事会成员一方面主张股价将继续上涨,另一方面又暗中抛售公司股票 。该公司监事会的14名成员中有7人与安然有特殊关系,要么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为安然支持的非营利组织工作,对安然的劣迹视而不见 。

事件影响
在安然的破产中,受害最大的无疑是那些投资者,尤其是仍持有大量安然股票的普通投资者 。根据美国法律,申请破产保护后,安然的资产将优先用于纳税、偿还银行贷款、支付员工工资等 。经过这么一折腾,投资者肯定血本无归 。
投资者只能提起诉讼,人为追回损失 。根据美国法律,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对安达信在财务审计期间未能履行职责提起诉讼 。如果法院判定指控成立,安达信将不得不赔偿他们的损失 。
在这次事件中受到影响的还有安然的贸易伙伴和那些大的金融财团 。据统计,安然破产案中,D uk e集团损失1亿美元,米伦公司损失8000万美元,迪诺基损失7500万美元 。财团中,摩根大通和花旗损失惨重 。摩根大通仅给安然的无担保贷款就高达5亿美元,花旗集团的损失据说也大致如此 。此外,安然的债权人还包括德意志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日本 。
此外,安然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报表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这推动了安然欺诈案的进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