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号进入付费时代 微信公众号收费


微信公号进入付费时代 微信公众号收费

文章插图
马三年前微信官方号“付费阅读”的通知终于姗姗来迟,微信官方号正式告别“自由时代” 。
1月15日,微信在灰度测试中正式公布了订阅号的支付能力,符合条件的运营商可以去公共平台开通支付功能 。开通成功后,运营商可以对部分或全部原创文章进行收费,用户购买文章后才能阅读全文 。
与马的“微信官方号付费订阅”不同,微信只开通单条支付,运营商只能在1-208元的35个价格文件中选择合适的定价,不支持定制定价 。
早在三年前,当大风爆发时,很多运营商和分析师都认为“为时已晚” 。三年后,当微信订阅号平均开通率降至1%左右时,创作者、读者、广告主不断被短视频、游戏、微博、综艺等分流 。而公众号运营成了夕阳产业,后期的“付费阅读”有了一些“救田”的意思 。
为什么近20年在线支付依然轰轰烈烈,即便是在肆虐的免费浪潮中,微信订阅量也在短短7年间下降?
一方面,订阅号的内容形式和推送方式限制了短视频等短内容的创作,使其无法适应用户消费习惯的转变 。张小龙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他很快就会弥补短内容的不足,但除非从根本上改变订阅号的形式和分发逻辑,否则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
另一方面,排除算法干预的社会推荐的传播,也导致了信息获取和管理成本的上升,信息过载的加剧 。结果用户逃离,订阅号开通率持续下降 。
除了创作形式和发行方式的天然局限性外,订阅号“流量为王”的激励机制也是导致内容质量持续下滑、标题党盛行、软文广告满天飞、同质化热文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 。
目前,订阅号运营商的创造力主要来自间接激励 。无论是广告、电商、分流等商业模式,内容本身都被视为吸引流量的工具,流量成为衡量内容质量的唯一标准 。
“付费阅读”是改变这种“扭曲”的激励机制的一种尝试,让内容不再成为工具,读者可以用很少的付费直接投票选择高质量的内容 。但当订阅号将传统媒体推向“免费”时,免费阅读的习惯已经形成,重建付费阅读无疑是相反的 。
不仅如此,扭曲的创作诱因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同质化内容供过于求,让读者不再有“沙里淘金”的耐心 。即使有,筛选成本和信任风险已经太高了 。
如果微信订阅号在初期或前期有“付费阅读”的选项,或许可以在正面激励下形成清晰的内容流,但现在的读者已经无法与泥泞的内容生态区分开来 。“付费阅读”能扭转干坤的时间窗已经过去了 。
更何况微信生态的内容创业者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做广告,写软文,做代言,卖东西.这些商业模式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标准套路 。
收入不确定的付费阅读最多只能偶尔做 。一旦常态化,原有的商业模式将自下而上削减,只有少数垂直运营或出售独家信息的订阅号可以转向全方位付费,对基于“流量为王”的内容生态影响不大 。
“我甚至认为,像七八年前那样,一群人会以微信官方账号为主要阵地,推全网,把分散在其他应用、有意愿为一篇文章付费的用户拉到自己的微信官方账号,让微信拥有中国互联网最优质的内容,让微信重回内容领先地位 。”
【微信公号进入付费时代 微信公众号收费】正如知乎用户所说,很多人认为订阅号开始为阅读付费,意味着知识星球、Get、喜马拉雅等一批知识付费平台的“末日” 。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些平台收获了几乎所有愿意付费的用户(韭菜)(蔬菜) 。
知识星球创始人吴鲁佳在朋友圈表示,“订阅号付费可能会对‘付费专栏’产品和平台造成很大危害,可以教育用户更全面地为内容付费 。创作者在付费阅读后尝到甜头后,更容易去测试和使用知识社区产品—— 。毕竟,这是连接用户、管理社区和赚取收入的更自然、更直接的方式 。”
很多人和吴鲁佳持有同样的观点,认为个人支付不是可行的商业模式,只是微信迈出的第一步 。接下来是付费订阅(马说三年前就在试了)和付费圈的逐步释放,通过小程序的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社区闭环,在微信公众号的流量生态内区分知识社区,帮助运营商逃离目前的混合内容环境,对于二次创业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
但如果个人付费相当于一次性产品交易,付费订阅、付费圈子是连续服务,内容质量控制、纠纷处理、社区运营在吴鲁佳眼里都是所谓的“脏活”,微信团队未必有做服务运营的意愿和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