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拍一拍”,是张小龙的产品经理式浪漫( 二 )


 
浪漫微信与务实的QQ殊途同归张小龙解释微信“拍一拍”时还说了一点:“拍一拍,像蚂蚁一样打招呼”,这个大家都没有关注到,我特意去查了下,为什么张小龙要说这话?原来,两只蚂蚁见面都要打招呼:
原因我直接照搬网上的:

蚂蚁触角上分布有大量的嗅觉感受器,蚂蚁主要依靠它们来辨别气味,用分泌物的气味来进行交流的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蚂蚁见面都要认证对方的气味,来判断是不是自己人,因为每个蚂蚁群都有自己的气味 。
一个小小的拍一拍,就有“传递信息、判断自己人、群的共同气味”诸多内涵……在我看来这本身就非常有趣,也是张小龙以及微信产品一贯以来的“产品经理的浪漫”,另外一个流传甚广的微信梗是,启动画面为什么近十年都是现在这样的,从来不变?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解读过:这是一张真实的照片,用哈苏照相机在4万5千公里外拍摄的地球照片,这张照片的官方编号是:AS17-148-22727,俗称“蓝色弹珠”(The BlueMarble) 。“孤独地远眺人类的家园”,真的很酷啊 。
不只是启动画面和拍一拍,在微信这款产品上,很多地方,我们都是可以看到张小龙式产品情怀,一种独特的产品经理式浪漫,当然,情怀与浪漫背后是做产品的功力,微信承载的功能与服务到了今天这么丰富的程度,依然不会显得臃肿,十分简洁好用,而且微信上有大量的影响整个互联网的创新玩法,比如朋友圈、公众号、微信支付、小程序等等 。
有人给微信几十个建议,微信不为所动,是因为微信有自己的想法,微信服务11亿用户,需求肯定是五花八门的,在 2019 年的微信公开课演讲中,张小龙说“我每天都听到这些声音,都习惯了 。在中国,每天有 5 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有 1 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 。”在众多需求中平衡与取舍,微信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微信要保持成年人的克制,而这份克制里蕴藏着它对自己用户的温柔与独有的浪漫 。
QQ功能迭代更加迅速 ,跟微信是截然不同的风格,每次版本更新都有几十个功能点(微信每次更新都相对少),显得更加进击一些,特别是在年轻化与方便用户的功能上,活跃得像是精力旺盛的小孩,这份活跃里包含着年轻用户的旺盛的表达欲与蓬勃的精力 。
你不只是可以给聊天对象发红包或者转账表达爱意,也可以赠送虚拟礼物,花小钱达到示爱的目的,虚拟礼物,大叔阿姨可能无法理解,却是年轻人的最爱 。
微信“拍一拍”,是张小龙的产品经理式浪漫

文章插图
再比如“抖一抖”这个功能,到了移动端变为“戳一戳”,互动方式动效更丰富更好玩,目的无非是要符合年轻一代喜欢新鲜感和追求个性有趣的喜好,特别是「666」「放大招」「比心」这样的互动效果,都是针对年轻人设计的 。
微信“拍一拍”,是张小龙的产品经理式浪漫

文章插图
因此可以说,面向成年人的微信一直有一种“产品经理式浪漫”,而专注年轻社交的QQ则一种有一种“产品经理的务实”,不论什么风格,最终都殊途同归,都是要让自己的用户的社交变得更方便有趣,增强用户在平台上的连接,不论是点对点还是群 。
说到底,社交应用核心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人与人的连接效率,不管是QQ还是微信都在帮助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用户找到更多心灵相似的人,找到更多沟通的契机 。QQ已有20+岁,微信已接近10岁,不论是微信的 “拍一拍”还是QQ的“戳一戳”,都曾引发热议,这表明它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它们已化作我们生活的日常 。
所以,你真的明白了微信“拍一拍”的用心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