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德国】中国及日本的茶被欧洲和德国人认识和品尝 , 比咖啡登陆欧洲和德国的历史晚上百年 。1560年 , 葡萄牙传教士克罗兹神父 , 出版关于中国的游记 , 对中国茶叶和中国的茶文化做了详细的描述 。1610年荷兰商人从日本带回了第一批干叶子 , 回到了阿姆斯特丹 。人们称它为茶 。到1700年的90年间 , 荷兰人是欧洲唯一的茶叶进口商 , 即使是饮茶大国英国 , 开始时也要通过荷兰商人买茶叶 。
与荷兰和英国进口的茶叶相比较 , 俄国人能喝到更好更纯的中国茶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中国皇帝派公使携数箱茶叶从北京出发 , 历时18个月 , 途经戈壁沙漠穿过整个西伯利亚等地 , 去赠送给沙皇一世 。中国茶从此在俄罗斯成了一个奢侈的享受饮料 。1727年 , 中俄订立“恰克图互市条约” , 从此中国茶叶不断出口到俄国 , 到1890年俄国进口中国茶叶 , 占中国茶叶出口量的百分之四十 。
与英国、俄国的景象大不相同的是 , 德国的茶文化始终没有风行起来 。距今50年前 , 在德国境内只有10家茶叶专卖店 。那时相当部分的人家几乎不知红茶是何味道 。说起喝茶 , 也无非是喝菊花茶、薄荷茶等 。以往的茶是散包装的 , 泡茶用的袋子不是那么容易到处有卖的 , 而且价格也不菲 。由于这缘故 , 一种用不锈钢做的茶球 , 或是用金属做的小钢勺用来过滤茶叶渣 , 到今天仍然是泡茶的必备用品 。另一个独特的饮茶习惯是 , 德国人乃至欧洲人 , 是见不得一丁点茶叶末留在杯子里的 。他们喜好泡茶的色泽是越浓、越深越好 。即以咖啡色泽为标准 。红茶的色调是一种淡咖啡的替代品 。而绿茶 , 其茶色淡若青翠 , 抿口丝丝苦涩 , 难免叫人感到遗憾 , 无人问津了 。其缘由其实是冲茶技术的不到位 , 和传统饮食口味的浓重有关 。
茶文化渗入德国后 , 进展到今天的状况 , 当以翻天覆地之词来形容 。德国除了茶叶专卖店的不断拓展和扩大外 , 几乎所有的大小超市和食品商店都有供茶用的货架 。咖啡馆也开始供应各种品质高雅的茶 , 并配备英文的说明书 。从养眼的角度 , 上茶时用的茶具和中国日本等国虽不相同 , 倒也是东西合璧 , 时常还胜过一筹 。尤其是红茶茶具 。
茶在德国的崛起和迅猛发展还得归功于德国医学界的研究认可和报道 。唐人陈藏器在千年前就预言:“诸药为各病之药 , 茶为万病之药 。”
这个论断虽然不能让德国和西方医学世界完全认同 , 但茶的药用功效是不可置疑的 。医生们开始建议病人喝茶 , 尤其是绿茶和药茶 , 它是健身保养的理想饮料 。中日及世界癌症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 , 茶尤其是绿茶 , 是最理想的防癌治癌辅助医疗的佳品 。
德国的茶商也不愧为识时务的俊杰 。他们广采世界精华和好的茶方子 , 或进口 , 或自己制造 , 将茶分为纯味品、薰香型、红绿茶混合型、果茶、药茶等 。虽然德国人走进茶的世界远远晚于英国 , 甚至不及阿拉伯世界 , 然而今天的德国从世界各国进口的茶叶量及其品种 , 在境内供应销售的茶 , 其种类已经超过了200多个品种 。
当人们走进一个茶叶专卖店 , 那里货架上的大茶罐多达一二百种 , 还兼营茶食、茶具 , 以及与茶相配的礼品 。
尽管茶饮在德国已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在发展增长 , 但它的消费结构 , 在每年的饮料量中 , 人均一年喝50公升排位第七 。红茶和绿茶人均一年喝26公升排位第九 。
令人欣慰的是 , 德国的饮茶人群 , 其文化修养层次无疑是上乘的 。因为他们对人体健康、东方医学、养生学、传统哲学 , 以及东方饮食文化有着浓郁的兴趣 , 他们身体力行 , 在努力地从茶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中寻找与咖啡的共鸣 。
推荐阅读
- 韩国茶道礼仪的讲究
- 俄罗斯饮茶文化
- 黄芪是补气的吗,黄芪可以和绿茶一起泡吗,两个在一起是补气的吗,黄芪和什么在一起泡是补气的?[绿茶]
- 安目瞳美瞳质量怎么样 哪家的美瞳舒适度最好
- 别具风格的俄罗斯茶文化
- 河内圆茶
- 梦见去别人家喝喜酒吃饭 梦见在别人家吃宴席
- 梦见陌生人死了在办丧事 梦见陌生人死了又复活是什么意思
- 亮了100多年的灯泡 世界上第一个灯泡亮了多久
- 快手的流量是怎么分配的 快手流量池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