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食物怎么做 怎么做的( 二 )


在绿水青山的滋养下,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
家园之美
走进云浮市总工会党群服务中心的母婴关爱室,微波炉、冰箱、沙发、婴儿床等设施一应俱全,室内还摆放着湿纸巾、储奶袋等各类用品,可以让宝宝和妈妈们在这里享受到家的温暖和便利 。
这个被称为“爱心妈妈小屋”的地方,完美地化解了哺乳期妈妈在公共场所的尴尬,也是云浮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生动实践 。
近年来,在云浮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浮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干净整洁平安有序”文明圩镇创建活动为抓手,组建起县、镇、村三级联动,中心、所、站、点四位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网络 。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50个,已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176支,志愿者数10万多人开展志愿者服务3822次、教育服务118万余人次,营造了满城尽是“志愿红”的新风尚 。

好吃的食物怎么做 怎么做的

文章插图
城市变美了,云浮人的“文明气质”也提升了,云浮的“文明底色”已经愈发鲜艳夺目 。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云浮成了一片净土 。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持之以恒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争分夺秒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切实牢牢守住云浮疫情“零发”常态化的金字招牌 。
好吃的食物怎么做 怎么做的

文章插图
为提高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云浮各地通过开设老年人接种专场、网格化宣传解惑、专车接送、全程陪护等系列优化服务,确保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应快尽快”,共同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与此同时,全市10万多名党员积极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深入防控一线,拉紧责任链条,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
文化之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云浮这座广东最年轻的城市,恰恰拥有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
云浮因石而名,作为云浮三大文化名片之一,云浮石材加工历史悠久,勤劳的云浮人民书写了一段“世界石艺看中国,中国石艺看云浮”的辉煌历史 。近年来,云浮以石文化节为平台,以保护和传承云浮石艺文化为目的,深入挖掘石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石艺文化品牌 。依托石文化节的品牌影响力,“中国石都”和云浮“石文化”品牌愈发亮眼 。
这里有着神秘的南江文化 。作为南江文化的代表,郁南禾楼舞被誉为传统舞蹈中的“活化石”,2008年,禾楼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浮整合沿线旅游资源,打造南江文化特色小镇、南江田园文旅小镇等特色文化园,持续擦亮南江文化招牌 。今年国庆假期,南江文化特色小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南江流域昔日盛景的历史遗存让人惊叹 。
好吃的食物怎么做 怎么做的

文章插图
这里也是六祖惠能的故乡 。六祖惠能的一生堪称神奇:与孔子、老子并称为东方三圣,留下佛教史上唯一出自中国的“经”——《六祖坛经》;毛泽东曾高度称赞他,并经常把他的书带在身边 。
如果说三大文化名片沉淀了云浮的历史底蕴,红色革命文化则铸造了云浮的精神内核 。早在明朝,这里就走出了抗倭名将陈璘,到近现代抗日英雄蔡廷锴、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发亦是享誉中外 。20世纪80年代,罗定人民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建造起长岗坡渡槽,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是“红船精神”在云浮的生动体现 。
好吃的食物怎么做 怎么做的

文章插图
坚定文化自信,云浮有底气;建设文化强市,云浮在行动 。“十三五”时期以来,云浮响应广东“文化强省”战略,在文化强市建设上下功夫,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彰显责任担当 。如今,云浮紧扣“十四五”规划,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上全力以赴,云浮群众在文化熏陶中思想更加充实、精神更加振奋、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
【南方日报、南方+采访人员】王谢思齐
【南方日报、南方+见习采访人员】杨再佳
【摄影】雷贤辉(部分由通讯员供图)
【作者】 王谢思齐;雷贤辉;杨再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