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手机号码转让 二手手机号码


二手手机号码转让 二手手机号码

文章插图
二手手机号码(二手手机号码转移)
1.什么是「二手手机号」?
指用户终止服务后,运营商第二次投入使用的手机号码 。官方也叫“重新启用号”或“复用号” 。
二、为什么会有「二手手机号」?
原因:
1.数量资源有限 。目前可供11位号码使用的号段并不多 。目前13、15、18基本全部使用,16、17、19部分投入使用 。
2.运营商申请每个号段(如果确定了前七位),每年都需要向主管部门交费 。
3.很少有用户可以选择一些号码,比如带4的号码,导致20%左右的号码资源浪费 。
4.如果运营商已经拥有的号段利用率不够高,主管部门就不会给它新的号段 。你也不能花钱 。
因为以上四点,运营商不得不将已经被终止的号码重新投入服务 。
3.重新激活过程是如何安排的?
电信运营商为了保证号码重激活,对用户的影响最小 。采用了非常严格的流程 。
比如用户弃用一个过期号码,运营商会给用户几个月的保护期,在此期间用户可以缴纳话费,重启手机 。这个保护期通常是三个月 。保护期过后,运营商将为号码设置一个“冷藏”期 。在此期间,号码只会留在运营商的“仓库”里,不会对外出售 。过了这个“冷藏”期,运营商才会投入市场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号码被上一个用户“弃用”到被运营商卖掉,中间有半年以上的间隔 。这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新老用户的利益 。
四、重新启用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1.联系号码的旧主,可能给这个号码打电话发短信,实际用户都变了 。这位朋友平时很少联系,但在与信息资源网络部联系时可能换了主人 。当然也可能不仅仅是朋友,还有业务上的往来,从某个渠道拿过老主人名片的人等等 。
2.互联网应用中的旧号实名注册信息被占用 。
3.互联网应用支持手机号+验证码登录或找回号码,导致号码新用户用老用户的注册信息登录应用,查看自己的历史信息,参与网络活动 。
4.银行等发给老用户的自动短信,发给新用户 。
5.号码老主人使用时,被安全软件等标记为“诈骗”/“广告营销”/“骚扰”等 。,当新用户使用时,该标志仍然存在 。
6.信息资源新用户可以使用老用户的实名认证信息登录互联网应用 。
其他的...
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点对点联系、系统短信群发、互联网应用注册验证、安全软件标记 。根本问题是手机和手机号的一致性不存在,只是这些联系人和互联网应用不知道,或者知道,没有采取积极措施 。
5.为什么电信运营商对号码重新激活可能带来的问题无能为力 。
原因:
1.电信运营商不知道你用一个号码注册了多少应用 。
2.电信运营商不知道你发了多少张名片,有多少人设置在一个手机或者一个应用的“联系人列表”里 。(其实经常联系的人早在半年间隔就通过各种方式发现了你的新号码)
3.电信运营商不知道安全软件 。按照什么规则和程序,列在某个名单上 。这些设置准确吗?
运营商“不知道”上述情况,所以在号码重启之前,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
6.为什么老用户没有好办法重新激活号码?
原因:
1.大部分老用户会注销自己常用的互联网应用,或者将常用互联网应用的信息资源网注册信息换成新的手机号,但是老用户从拿到手机号到最后放弃号码(平均年数)都不知道自己注册了哪些互联网应用 。
2.目前很多应用还是不支持用户注销 。
3.老用户更换手机号码后会通知经常联系的朋友 。但是最近很难通知到没有联系过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联系方式的人 。
4.一些运营商可以为转移到新号码的用户提供提醒期 。如果用户拨打用户的旧号码,他/她可以通过语音提示他/她的新号码 。但是很多用户不想让不熟悉的人知道自己的新号码 。
七、如何减少号码复用的影响:
1.使用短信发送短信的,如银行,在多次发送短信失败后,应停止发送短信,并采取应对措施,确认手机号与机主的关系未发生变化 。
2.充分利用弃用和重新入市的“间歇期”,互联网应用账号长期不用,手机号长期不用登录,终端更换...一旦发生类似情况,说明使用环境异常,应该提高安全级别,比如要求用户输入密码、身份证等二次验证,比如多终端应用,在允许用户进入系统之前,先给用户账号发送安全提醒 。
八个 。有些做法对号码重用没有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