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医学|听信“过午不食”几个月:我竟然得了胃病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采访人员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采访人员与编辑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采访人员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
3月有哪些流言?一起来看看吧~
1、新冠抗原检测可以代替核酸检测
流言:
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抗原检测可以直接代替核酸检测 。
真相:
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来检测病毒是否入侵人体: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前两者都属于直接检测病毒的方法 。
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速度可以更快,操作也更便捷,但准确度较低,一般用于感染早期 。疫情发生后,多国在公认核酸检测为新冠病毒检测“金标准”的同时,也推广了抗原检测,将之作为一项有效补充 。
根据《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抗原阳性结果可用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选用的抗原检测试剂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
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别说明,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 。
换言之,也就是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 。
根据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应当首选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可以进行抗原检测 。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抗原检测,应当认真阅读说明书、规范操作 。疑似人群抗原阳性及阴性结果均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核酸检测 。抗原阳性结果不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
生科医学|听信“过午不食”几个月:我竟然得了胃病
文章图片

2、疫苗对奥密克戎无效
流言:
根据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的最新判断,疫苗对奥密克戎,以及新出现的病毒感染无效 。
真相:
从各国大量的跟踪数据看,疫苗对奥密克戎仍然有作用,即便原始疫苗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性下降,对重症仍然有不错的保护 。而接种增强针后,对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也有大幅提升 。
接种疫苗在奥密克戎疫情中的重要性从最近香港的情况中就可以看出 。
根据香港最新的死亡病例分析,截至3月18日,这波奥密克戎疫情中的5186例死亡病例,88%未完成两针疫苗接种 。80岁以上未接种两针疫苗的人群,感染死亡率高达9.97% 。
由此可见,认为奥密克戎病情轻微如同感冒,而疫苗接种不再重要是非常荒唐的 。
生科医学|听信“过午不食”几个月:我竟然得了胃病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pexels
3、常喝“硬水”容易患肾结石
流言:
一些地区自来水的水垢较多,常喝这些钙、镁含量很高的“硬水”更容易患肾结石 。
真相:
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喝硬水会导致结石或其他健康问题 。相反,如果水喝得少了,人体泌尿系统出现结石的可能性会更高 。
水的软硬是根据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来确定的,这两种离子含量越高,水的硬度越高 。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超过450mg/L,相当于1L中含有180mg钙元素 。
但是,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量通常不超过2L(360mg钙元素),这样的饮水量对其体内的钙离子浓度没有太大影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DRIs)》,18岁以上人群钙元素的每日参考摄入量800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 。
可见,按推荐摄入量的最高标准以及生活饮用水的最大硬度计算,成年人每日的钙摄入量也不会达到钙超标,更不会导致结石 。
生科医学|听信“过午不食”几个月:我竟然得了胃病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pexels
4、“过午不食”有助于减肥
流言:
“过午不食”不仅有助于减肥,还能延年益寿 。
真相:
胃部食物4~6小时左右排空一次,正常三餐的间隔一般是4~5小时左右,这样既不易产生饥饿感,又能保证营养物质对身体各器官的供应 。
“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会使胃部至少18个小时处于空虚状态,而胃酸却在持续分泌并在夜间分泌量达到高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