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充电、竹芒、小电:蜕变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上市募资扩张、整合重组让强者越强 , 头部共享充电宝企业上市、合并、扩张一系列动作加速了市场的洗牌 。
2021年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很热闹 , 怪兽充电成功上市、小电科技二战港股、街电与搜电合二为一 , 头部市场格局从“三电一兽”变成由怪兽充电、竹芒科技(街电与搜电母公司)以及小电科技组成“小竹兽” 。
共享经济退潮趋势下 , 共享衣橱、共享雨伞一改往期高增长姿态走起了下坡路 。虽然共享充电宝企业顽强的活了下来 , 但共享充电宝赛道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 共享充电宝企业之间的战争也还未到终局 。
退潮
风来之时 , 共享充电宝企业沉浸于资本
游戏
的狂欢之中;风过之后 , 不少共享充电宝企业又迷失于“钱途”之中 。【怪兽充电、竹芒、小电:蜕变】彼时 , 共享经济风口越卷越大 , 在用户需求和资本的双助力下 , 共享经济市场规模也顺势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涌入共享充电宝赛道 , 催生了怪兽充电、小电科技、竹芒科技等行业小独角兽 。
如今 , 共享经济风口落下、流量红利消散 , 进入存量市场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比拼起资产、规模、产品、价格和服务 , 头部平台加快吞噬尾部平台市场份额 , 行业形成了多强格局 , 但企业之间的较量、厮杀还在继续 。
需要注意的是 , 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疯狂扩张伴随着口碑的崩塌 , 未来的路必然更加泥泞难行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 , 小电科技的投诉量达到了20770条 , 怪兽充电的投诉量已经达到10111条 , 并且投诉量日益增长 , 主要的投诉原因包括机器故障、乱收费、 *** 不作为、好借难还等等 。
与此同时 , 伴随着长期增利不增收 , 共享充电宝企业纷纷选择提价 , 而涨价结果是价格超用户心理预期 。
*** 公开数据显示 , 共享充电从最初的1元/小时涨到后来的2-3元/小时 , 另外一二线城市普遍高至3-6元/小时 , 分场景特殊提价 , 部分景区每小时的价格甚至高达8-10元 。经市场调整 , 目前各品牌平均价格为2.2~3.3元/小时 , 标价在每小时3元及以下的机柜占比69%~96% 。
内部问题:涨价被吐槽 , 不涨价资金压力大 , 共享充电宝企业靠融资扩张何时是个头?
外部问题:“一哥”的位置格外抢手 , 比点位、拼资本、争盈利 , “小竹兽”三巨头的战火延伸至方方面面 , 共享充电宝市场战歌悠长 。
拼资本
说共享充电宝市场风口是资本用金钱堆砌出来的一点也不为过 。
共享经济诞生初期 , 共享充电宝是最火的投资风口之一 , 红杉、腾讯、IDG、金沙江创投、高瓴资本等知名机构相继入局 。此外 , 共享充电宝曾是诸多创业者心仪的行业 , 巅峰时期全国涌现出上百家共享充电宝企业 。
以融资数额为界 , 怪兽充电无疑是站在顶端的一位 。
2017年成立以来 , 怪兽充电先后获得6轮融资 , 总金额高达25.56亿元人民币 , 远超其他充电宝品牌 , 而且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高瓴资本、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 获数轮融资让充电怪兽具备了扩张的资本 。
小电、街电和来电紧随其后 。*** 公开数据显示 , 2017年至今小电、街电和来电分别获得融资5.6亿、4亿和1.32亿元 , 均排名前五 。
在烧钱抢市场的阶段 , 融资数额的多少几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份额 。据天风证券统计 , 2020年怪兽充电以34.4%的市场份额位列共享充电行业之一 , 街电与小电分别以22.2% , 17.0%的市场占有率排第二、第三 。
多轮融资后上市成为必然选择 , 怪兽成功登录纳斯达克成为“共享经济之一股” , 小电科技创业板上市未果改道赴港 。而今融资之争落下帷幕 , 怪兽充电凭借阵营强大的“投资天团”和数额庞大的资金拿下了行业之一 , 占上风 。
比点位
在借资本之力扩张的路上 , 街电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
2021年4月 , 街电与搜电宣布合并母公司命名为“竹芒科技”并组建起充电宝事业群 。街电与搜电 , 一个市场份额仅次于怪兽充电 , 另一个是第二梯队的佼佼者 , 两者合并后商户点位数量加倍 。
推荐阅读
- 中国避暑旅游城市
- 重庆好吃的地方推荐
- 结婚一周年唯美句子
- 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 一句话表达自己瘦了
- 纹株的养殖 ***
- 内墙渍水怎么处理
- 手艺|【老帅翡翠】:翡翠赌石开窗的雷区——“流氓窗”!你了解多少? 翡翠原石交易即赌石可分为:全赌、半赌和明料三类。
- 如何正确使用卸妆乳
- 电容器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