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

清明节扫墓习俗历史悠长,中国人讲求慎终追远,以表现对逝世者表现吊唁 。清明节扫墓习俗里包括献花、祭祀、坟墓除草、清扫垃圾等等运动 。那么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扫墓的由来是什么?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断魂 。”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的来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气 。
相传,先秦已有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坟前祭拜 。“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形成习俗 。据《旧唐书·玄宗纪》记录:“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 。”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度礼俗肯定下来,也清明节扫墓原因 。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

文章插图
中国人讲求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运动曾多得不胜枚举 。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类运动现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传承至今依旧不衰,因而被专家视为性命力气最为悠长的民俗事象之一 。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
民间传说中寒食扫墓的源头,相传有两种说法
【1】三国时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逝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之盖庙,于是百姓在寒食期间于田野途径上拜祭 。其后朝廷自省措置不当,正式附祭诸葛亮于先祖(刘备)庙,但寒食野祭的风气却已经形成,并演化为各人祭扫先人的坟墓;另一说则称寒食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同时形成于春秋时代,都因纪念隐士介子推而起 。
【2】民间还传播着一个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的故事 。朱元璋幼时家贫,父母在一次瘟疫中逝世去,他和哥哥草草埋葬了父母,便到皇觉寺当了和尚 。后来朱元璋加入了元末农民起义军,东征西讨打下江山当上了皇帝 。可是父母的遗骨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本来,当年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多出了许多坟茔,朱元璋没方法识别出哪座坟墓是自己父母的,于是经常闷闷不乐 。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

文章插图
有个他故乡来的太监猜到了皇帝的心思,于是献了一条妙计 。朱元璋听后大喜,下令清明节这天,公民都要去祭祀祖先、踏青扫墓 。暗地里却偷偷地派侍卫去窥测,发明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上,只有一座坟荒草旺盛,无人扫墓,于是朱元璋便了却了一桩心愿,移骨厚葬了他的父母 。大概清明节的复兴与朱元璋有关吧 。
清明扫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依照习俗,祭扫的次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扫除清洁 。
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症结,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 。这就是风水 。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此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竞赛,进行相干运动 。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 。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

文章插图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即:修改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