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港影:以“眼神”戏论英雄

郭富城|港影:以“眼神”戏论英雄

文章图片

郭富城|港影:以“眼神”戏论英雄

文章图片

郭富城|港影:以“眼神”戏论英雄


在文字中证道 。 ——唐泪
毋庸置疑 。
【郭富城|港影:以“眼神”戏论英雄】演技的高低并不是用“自然”与否去定义的 。
再次重申观点 , 那些把“演什么像什么”当作顶尖高手的观点是并不正确的 。
我们应该从演员的情绪表达入手 。
大银幕上那些富有张力、深度和层次的人物情绪 , 不但能加强戏剧冲突 , 更能与电影的主旨互成犄角 , 两相结合之下 , 就可以令作品发生一种更深层次的蜕变 。
这就是好演员的力量 。
而其中尤其突出的 , 就是“眼神”戏 。
限于个人阅片量 , 在这里提名四部电影 , 出自三个电影人 , 电影都不陌生 , 但单纯从“眼神”戏的角度去探讨 , 尚是首次 。
依时间顺序探讨如下 。

第一场出自梁朝伟 , 《无间道》 。
很多人喜欢《辣手神探》里 , 江浪那个强忍眼泪而又故做欢颜的瞬间 。
但与《无间道》里惊鸿一瞥般的眼神比起来 , 其实尽可忽略 。
这场戏总计时长也就一分钟 , 其中还包括周边环境、人物和回忆片段在内 , 梁朝伟的表演还没占到一半比例 , 也就差不多二十秒 , 也非一镜到底 。
却功力尽显 。
从听到巨响时的转头 , 第一个眼神从抬眼到定睛 , 接续下一个片段的凝眸、僵直 , 将陈永仁内心的不敢置信与茫然状态带出 , 再到眼神从凝眸到微小幅度地活动 , 终于缓过神 , 随即又被巨大的惶恐、伤痛和绝望、不知所措的情绪主宰 。
这所有的情绪 , 最终转换成为扶额后处于爆发边缘的那个眼神 。
而在此时 , “无间道”的无尽轮回寓意就被无限放大 , 直至充塞每个观众的心海 。

第二场戏出自郭富城 , 《最爱》 。
郭富城凭这部戏俘获了不少新影迷 , 也令他成为继成龙和刘松仁之后第三位提名金鸡奖影帝的香港男星 , 同年度还提名了罗马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
而与很多人被他“演一个农民”这种与自身极大的反差所吸引的观点不同 , 郭富城真正值得嘉许的地方其实并不止于此 。
讲到这里 , 不期然想起前段时间谈论演技问题时 , 有位朋友的言论 。
他其实对这部电影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 至多是加急的方式大略看过一遍 , 以至于对其中郭富城真正画龙点睛的演出并不知晓 。
而这也正是本片要讨论的戏份 。
相较梁朝伟那场戏 , 这段表演在时长和镜头上要略充盈一些 。
在片末一场痛楚不可自抑的恸哭、自戕戏之后 , 电影补叙了一场发生在之前的“念结婚证书”戏份 。 ‘
总计时长一分四十七秒 , 郭富城的单人戏份三十秒 。
这场戏很明显地分了层次和拥有极致的情绪张力 , 每个片段其实并不长 , 但即便仅有两到三秒的定镜 , 也可以分明感受到情绪的勃发和层次的递进 。
第一个镜头是戏谑地嚼糖 , 然后是热烈地注视、拖手 , 紧接着开始悲从中来、眼中有泪雾渐起 , 再到悲凉的笑容与嘴唇略微不受控制地抖动 , 及至进一步加剧、一颗泪潸然落下 , 最后是无法控制的笑容、面部肌肉的抖动和泪涌 。
引用此前的描述 。
凭这场戏 , 《最爱》就不单单是一个讲述“热病”群体的边缘故事 , 郭富城凭着极致的入戏深度和强烈的情绪爆发演绎 , 将人物的悲凉、绝望和凄楚呈几何级数放大 , 从而将电影从纪实层面带入到拥有强烈人文印记的作品行列当中 。

第三场戏来自张家辉 , 《大追捕》 。
张家辉的《证人》其实颇有点讨巧 , 那个右眼失明的造型极大加强了角色力度 。
相形之下 , 四年后的大追捕 , 才更为浑然一体、毫无破绽 , 从表演的角度而论 , 也比他广受赞誉的《扫毒》要强很多 。
这是周显扬继《杀人犯》之后的第二部作品 , 在编剧和运镜、剪辑上明显有了长足进步 , 所以在2013年 , 他凭这部电影夺得了金像奖新晋导演奖的殊荣 。
这场戏大约一分钟时长 , 张家辉戏份二十八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