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蔚来or吉利,谁是第一家给美国上换电课的中国车企?( 二 )



除了蔚来之外 , 另一家则是同样在换电方面憋着雄心的吉利 。 吉利控股在2021年12月 , 也公布了自己的下一步相关计划 , 易易唤能(吉利科技下属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公司)在2025年 , 要达成全球5000座智能换电站的运营 。 亮点 , 同样是在全球 , 且数量级巨大 。
不过 , 目前来看 , 其并未像蔚来一样 , 比较明确的公布全球布局的大体数量占比 。
蔚来或吉利 , 都有上课能力 , 不过美国为什么不玩换电?相比于中国市场近几年的智能电动车发展速度 , 欧洲市场略慢但在加速 , 美国因为此前退出了“巴黎气候协议” , 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发展存在不少问题 。
至于美国市场是否有着换电/补能等领域的相关发展空间 , 答案是肯定的 。

早在10年前 , Better Place成立了相应的换电业务公司 , 商业模式即为如今被熟悉的电池包更换 。 不过 , 也就在2013年时 , Better Place破产 , 而相应的理念在中国市场得到实际应用与成长 。
Better Place的相关案例中 , 被业界讨论较多的核心话题点在于 , 1. 其成本高昂 , 尤其是用户数量少的非营运业务领域 , 空置率过高 , 需要消耗和浪费大量资金;2. 面对不同车型的不同形状/结构电池包 , 自动化无法实现完全匹配 。
上述两点 , 实际上也在中国汽车市场里引发过很多的讨论 。 比较典型的案例既是 , 马斯克最早曾对外闪过一个3分钟内的特斯拉快速完成换电场景 , 但最后因为成本无法负担 , 选择放弃 。 另一个经典案例在于 , 电池回收市场近几年迟迟未得到快速发展 , 很大的原因便是电动车发展初期 , 各家企业的电池形状/材料标准不统一 , 分解成本极高 , 换电站同样面临此类问题 。
然而 , 目前的情况是有所改观的 , 今年8月 , 换电业务的Ample公司拿到了1.6亿美元的C轮融资 , 投资者市场 , 看到了蔚来等车企在换电领域上的能力和潜力 , 开始进一步关注换电 。
至于蔚来or吉利 , 谁能先在美国铺开换电的相关布局 , 显然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这些 。 而在这之中 , 无需特别先考虑的并非是地区辽阔如何覆盖 , 而是如何率先具备一定规模 , 形成规模效应 。
蔚来的相关数据我们并不知悉 , 不过在目前美国的相关换电业务应用中(营运车辆) , 能够保持100台以上的车队规模进行换电 , 就能比较好的实现成本均衡 。

有着相应的换电技术、换电运营经验 , 对于蔚来/吉利而言 , 是能够拿到大数据/算法方面的优势 , 能更好的完成选址/电池数量准备/交通便利性等问题 , 也就能很好的带给用户体验 。
于是 , 问题回到了源头 , 关于提供车辆 , 关于拥有成规模的用户体量 。 这之中 , 其实能够看到 , 蔚来汽车的相关储备是比较到位的 。 因为 , 目前它已经在欧洲市场开始了自己的推进 , 相应的通关/引入/当地合规等业务都进行了初步试水 。 吉利的相关业务 , 目前主要铺在欧洲市场 。
写在最后:至于标题里的话题 , 吉利or蔚来到美国率先完成换电业务的拓展 , 眼见得有很大的空间 。 但所谓“上课” , 还要看美国两大车企(FCA的电气化业务目前不在主流讨论范围内) , 通用、福特的相关业务进展 。 根据其目前的相应公布计划 , 尚未有换电的相关布局 , 毕竟 , 汽车工业这种长线业务 , 需要交的学费是基本恒定的 , 即便是当下最火热的特斯拉也经历了10余年的残酷考验 。
所以 , 2022年对于中国车企而言 , 显然是颇为有趣也颇具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