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找到女性故事的演绎权、注释权 。
国产剧现实题材里的女主角们 , 正在成为讲述的“第一视角” 。
在近期热播的几部剧里 , 《小敏家》中的“小敏家” , 由一位离异的母亲和她两位同样离异的女儿组成 , 从她们的角度切入展开一系列故事 。 《女心理师》则是从女主角贺顿的视角 , 带观众去关注全民心理健康 。
在电视台还是观看主流的时代 , 男性往往是现实题材国产剧里的故事主体 , 女性多以主角的附属关系出现 , 或是家庭中的一员 , 或是情感里的过客 。 我们鲜少能在这样的故事里读到女性细微的感受和体验 , 但现在的国产剧 , 正在慢慢展现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故事视角 。
这当然与消费者的变化有关 。 自观剧主流渠道逐渐从电视台过渡到互联网 , 90后女性用户无论在社交讨论还是剧集流量上 , 都是主力军 , 她们对女性角色的要求也发生变化 。
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在今年得以井喷 , 也是互联网平台洞察用户需求的结果 。 内容制作有周期 , 而今年现实题材女性话题的热门正是前几年用户的反馈 , 平台或许也正是从观众的反馈里找到了“密码” 。
优酷就在近期接连播出了包括《小敏家》《女心理师》《星辰大海》在内的几部现实题材女性剧集 。 在这些剧集的助推下 , 优酷女性用户的占比也有了提升 。 据数据显示 , 11-12月份 , 优酷女性用户平均占比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3% 。
这些题材在满足90后女性意识觉醒大势的同时 , 也具有破圈的潜质 。 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就曾表示 , 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最能引发广泛的社会心理共鸣 , 具有击穿社会各圈层的能量 。
一场温柔但蓄力已久的内容变革 , 在剧集领域发生了 。
“第一视角”的迂回:从斜视到平视
翻看2010年以前的收视率排行 , 排名前列的国产现实题材剧 , 通常都会让男主角成为整部剧的“第一视角” 。
2006年在互联网大火 , 并反哺了电视台收视率、最终获得多个大奖的《士兵突击》 , 就是典型的“男人戏” 。 百度百科这样介绍这个故事:剧中没有一个女性角色 , 完全是男人的情感世界——意气飞扬的军旅生涯 , 生死与共的成长岁月 。
在都市剧里 , 主角团的核心也常常是男性 。 《奋斗》的绝对主角 , 是竖着Polo衫衣领的佟大为 , 脑海中鬼点子不断 , 一堆朋友毕业后各自“奋斗” , 还有一个自己的基地“心碎乌托邦”;《北京爱情故事》里主角团也是三位男性 , 更准确的概括是“三位男性在北京的爱情故事” 。
女主角想要在现实题材海报里拥有一个C位 , 只有在家庭剧和爱情剧里 。
家庭剧对女性有较为延伸的书写 , 但多数从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作为切入点 。 2007年的卫视收视冠军《金婚》 , 就是讲述一对夫妻50年的婚姻;2010年一部《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 , 拉开了婆媳剧占领荧幕的潮流 。
爱情剧则要么是偶像剧 , 要么带有偶像剧元素的爱情戏 , 2013年收视率领跑上半年的《百万新娘之真爱无悔》 , 融合家庭伦理狗血之大成 。 《又见一帘幽梦》是《一帘幽梦》的新版 , 不过仍然保持了四角恋的情感关系 。
在这些戏中 , 多的是“阁楼上的疯女人” 。 比如《一帘幽梦》中失去双腿 , 记恨妹妹的绿萍 。
1979年 , 美国两位女性学者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出版了专著《阁楼上的疯女人》 , 认为《简爱》中罗切斯特客厅的家庭教师简爱和阁楼房间里关着的疯狂前妻伯莎 , 看上去是天使和疯妇般的二元对立 , 但事实上 , 简爱和伯莎“其中一个代表的是能够被社会或者传统所接受的人格 , 另一个则是自由、不受约束、经常具有毁灭倾向的自我外化 。 ”而 “每个温顺善良的女人背后 , 都或多或少拖着一个癫狂的影子 。 ”
这也几乎可以概括彼时多数高收视率的女性剧集 。 女主角通常设定为温顺善良 , 与之相对的 , 总有一个、甚至几个歇斯底里的“坏女人”企图破坏她的人生 。
推荐阅读
- 职业教育|才华横溢头脑聪明的属狗人,2022年吉祥如意,赚钱多多好运来
- 职业教育|有“金饭碗”之称的军队文职,为何招聘遇冷,近万个名额无人报考
- 职业教育|什么是常青树?这就是!易建联职业生涯各项数据及历史排名一览
- 职业教育|教育部传来消息,将没有“第一学历”之说,用人单位却不这样认为
- 职业教育|如果可以,你会选择体制内上班还是体制外上班?
- 招聘|研讨会|《输赢》将职场剧拉回现实状态
- 职业教育|春招课程表已出,你会选择什么专业:那些被人看不起的往往最吃香
- 职业教育|DNF:官方又出好消息了!转职书使用有惊喜,外传职业哭天喊地
- 职业教育|江西九江市:公安局招聘32人,报名截止1月28日,包吃包住
-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一个女人的心酸:元旦节,婆家欢聚吃大餐,我却冒寒风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