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电影《第一炉香》最大的失败,是找了王安忆

iu|电影《第一炉香》最大的失败,是找了王安忆

文章图片

iu|电影《第一炉香》最大的失败,是找了王安忆

文章图片

iu|电影《第一炉香》最大的失败,是找了王安忆

文章图片

iu|电影《第一炉香》最大的失败,是找了王安忆


#1
第一炉香在院线上映的时候 , 正好北京疫情复发 。 胆子小就没敢去电影院 。 这两天终于视频网站上线了 , 赶紧在第一时间补一下 。

结果纵使我是这么爱许鞍华导演的人 , 也不得不说句心里话 , 这电影真的是尬得我脚趾抠地 。
不过如果非要准确描述的话 , 觉得它不是烂片 , 是个尬片 。
#2
怎么说呢 , 就是以原著的故事底子 , 制作的水平 , 演员的敬业 , 香港美好的风光 , 节奏的把控 , 主题的阐释和表现 。 其实以许导的能力 , 样样都是做到了 。
但就是依然让人觉得很尬 。 我觉得就是因为所有人 , 都不是差 , 不是不努力 , 而是放在这个戏里 , 极度的不合适 。

但是演员的不合适 , 也不能怪演员 , 主要还是得怪许导选角的问题 。 不过我看完之后 , 还觉得演员的不合适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
剧本才是最大的问题 。 这个电影最大的错误 , 就是选了王安忆来做编剧 。
#3
我这么说 , 绝不是说王安忆水平有问题 , 她是中国最好的作家之一 , 这一点是没得说的 。

但是 , 就是因为她水平太高了 , 她的那个“自我”太大了 。
而编剧其实和写小说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底层逻辑 , 就是编剧是把戏放在比自我更重要的一个位置的 。

也就是 , 一切为了这个戏好 。 这是对编剧起码的要求 。 编剧甚至需要经常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 , 客观条件去改戏 。
举例说明 , 比如一个本子 , 可能开始敲定的是汤唯来演 , 后来汤唯没演 , 签了舒淇了 , 那片方可能就需要编剧把剧本改到适合舒淇的风格的(这只是举例 , 勿杠) 。
#4
总之 , 编剧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当 , 专业的编剧都是首先处处为了戏好 。 但是小说作者的自我 , 是非常大的(包括我自己也是) 。
这就是为什么 , 有时候小说家把自己的小说卖出影视版权了 , 但是并非自己去做编剧 , 因为我们很多人干不了那个 。
说回到选择王安忆来做编剧这个事 。

因为我对这篇小说也比较熟悉 , 所以在看电影的过程中 , 就能够处处的感觉到王安忆王安忆的自我 , 实在是太大了 。

她根本不是把戏放在首位 。 而是处处都是把“我”放在第一位 。 处处都在拿着要跟张爱玲PK一下的那个暗劲儿 。
#5
其实张爱玲的小说如果改编成电影 。 你找个名声没那么大的编剧来做 。

他可能会把戏的和谐统一放在首要 , 要么会选择完全忠实于原著 , 要么就整个的改 。
但是王安忆 , 因为她较劲 , 所以她不全改 , 她放上一段张爱玲的 , 放上一段自己的 。
而且还是完全不抹缝的 , 直接对着干 , 对照着来 。 我就要让你们看到王安忆 。 “我”是不能隐形的 。
我就要放在这让你们比 , 是我写得好 , 还是她写得好 。
我觉得不管读不读原著的 , 都会因此看这个电影的时候 , 都会有深一角浅一角的感觉 , 演员们一场张爱玲 , 一场王安忆 。
这怎么弄呢?
#6
最后想说 , 这绝不是王安忆水平糟糕 , 而是对待这个戏的态度太糟糕了 。
我也不是说王安忆是故意的 , 她大概就是潜意识里的那个心态吧 , 就不对劲 。
最后就是导演也不会了 , 演员也不会了 , 成了很尬的一个电影 。
可能大家觉得应该换掉马思纯 , 换掉彭于晏 , 但是我觉得 , 许导最错误的决定 , 就是找王安忆 。
有时候最顶流的作家 , 常常还顶不上一个普通的编剧 , 就是这个原因 。 术业有专攻 , 还是要尊重一下 。
【iu|电影《第一炉香》最大的失败,是找了王安忆】不过话说回来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这部电影也算是个非常有趣和典型的案例 。 值得看一下 , 毕竟这样活生生的例子 , 也不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