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周杰伦霸榜,华晨宇新歌又被嘲讽?这才是华语音乐衰落的真相( 二 )


最后才是新时代华语音乐确实不行 , 特别是华晨宇代表的主流流行音乐人 。
霍尊、华晨宇先后“人设崩了”?这一代华语音乐人为何不行
华晨宇这一代主流的流行音乐人 , 我们为什么感觉他们不行呢 。
首先 , 华晨宇这代流行音乐人的水平确实不如上一代周杰伦一代 , 上上一代罗大佑 , 崔健一代 , 这个音乐专业就不展开分析 。 以大众对于华语音乐评价标准的:音乐有水平(专业好)而且好听(很流行)的标准来看 。

新时代的音乐人和之前的华语音乐人差距很明显 , 流行音乐人除了华晨宇 , 还有李荣浩 , 邓紫棋 , 陈粒 , 袁娅维 , 霍尊 , 梁博 , 毛不易 , gai等等 。 其它像许嵩 , 汪苏泷 , 谭维维 , 薛之谦等等出道时间在2010年之前 。
大家可能发现了 , 他们本身还是有一定的音乐才华 , 但大多数都是选秀节目出身的 , 这是因为背后音乐平台 , 也就是音乐产业链发展的变化 , 导致他们的发展路线和前辈不同 。

其次 , 他们选秀节目出身也算有些无奈 , 因为之前支撑音乐人发展的成熟音乐产业链 , 也就是唱片时代崩了 。 港台乐坛是崩了 , 内地乐坛是从来没有建立成熟的音乐产业链 。
2005年 , 内地乐坛在《超级女声》和《快男》大火后 。 这个当红的市场流行音乐人 , 这个音乐选秀节目就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 甚至处于音乐产业链上游的位置 。

音乐人在音乐综艺节目上面火了 , 进而能打开音乐制作资源 , 参加各种综艺 , 活动 , 影视ost等等商业资源 。 这个退一步嘛 , 爆款音乐综艺也能打出名声过后 , 后面的发展肯定也会好得多 。
中国内地这个音乐综艺节目 , 背后的音乐公司和相关方占据音乐产业链食物链最顶端 , 这个在全世界其它国家的音乐产业当中都是独此一家了 , 别无分号 。

我们回到华晨宇一代 , 这个成天赶综艺节目 , 各种活动 , 唱影视剧ost嘛——
这种发展模式本来就比较“快餐化”和高度商业化的 , 虽然之前港台流行音乐也是高度商业化的 。 但是我们从结果来看 , 周杰伦一代 , 还有更早一代音乐人这个作品的重心 , 还是优秀的音乐专辑和单曲 。

音乐人自己会写歌的就好好打磨专辑 , 不会写歌的请专业的人写歌 , 制作人慢慢制作专辑 , 从结果来看很多音乐专辑 , 单曲是很能打的 。
华晨宇这一代音乐人嘛 , 要么赶音乐综艺改编经典歌曲 , 要么唱千篇一律的影视剧ost , 各种商业歌曲;这些歌曲往往缺乏打磨和沉淀 , 最终交出来的经典歌曲数量就很少 , 音乐专辑只是发展中的一环而不是重心 。

平心而论 , 华晨宇 , 邓紫棋 , 霍尊等顶尖流行音乐人专辑还有点音乐上的追求 , 唱跳爱豆的歌曲和专辑完全是私人订制 , 粉丝那里卖了上亿 , 普通人却根本没听过 。
这个音乐人本身才华不如 , 不够成熟的音乐发展模式 , 再与“流量时代”的流行经济 , 饭圈文化一结合 , 最终导致了现在这个现象 。

2010年后华语乐坛主流音乐李荣浩 , 邓紫棋堪称巅峰了 , 搞民谣的陈粒、搞摇滚的梁博水平不错也低调 , 评价很好 。 搞民谣的毛不易很打动人心 , 评价也很高 。 霍尊因为是古风和中国风 , 后来还学了戏曲 。 他本来走的是官方舞台和国风路线 , 评价一直也不错 , 但今年的私事后……
华晨宇到底是不是华语乐坛领军人?是、也不是
很多人奇怪华晨宇这个领军人是怎么来的?答案是小捧怡情 , 大捧伤身 , 强捧灰飞烟灭 。 他的歌没有现在“人设崩塌”后被网友骂不堪 , 但他确实是被“流量时代”捧杀的典型 。
和其它音乐人相比 , 华晨宇一直市场化得多 , 他背后的平台给予的资源 , 张杰过后就是华晨宇了 。 平台的各种综艺资源很多 , 导致改编经典歌的曲目多 , 原创专辑和单曲稍稍匮乏 , 关键的是后来按照“流量明星”那一套来包装 。

实际上 , 我认为大众对华晨宇评价最高应该是综艺《天籁之战》时期 , 当时已经发的两三张水平不错的专辑 , 他的超出其它选秀爱豆;改编的经典歌曲水平不错 , 又打开了大众知名度 , 再和超高的人气结合 , 最终推到新生代音乐人佼佼者的位置 。
他的音乐能力和交出的音乐专辑水平 , 差不多就只能撑到这个位置了 。

2018年 , 华晨宇第一次登上全国性的爆炸音乐综艺《我是歌手》 , 他的能力和贡献出的歌曲就已经有些撑不住 , 但是因为还没有超纲(不是冠军) , 算是打开了大众知名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