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珠夫人|古言剧又出共情佳作,《斛珠夫人》三点发力打通古今( 二 )



女性爱情观的差异化表达
近年来 , 随着世界范围内性别议题与平权运动的兴起 , 女性的意识觉醒与自我价值追求成为影视创作的热门主题 。 《斛珠夫人》虽是古言题材 , 但剧中伴随女性意识觉醒带出的三段女性感情 , 也与当下“她时代”的文化思潮合流 , 跨越了古今界限 , 与现代观众产生着共情 。
海市与方诸之间的情感虽然始于拯救与被救 , 但指向的是平等 。



从海市被方诸救下 , 想要放弃安逸跟在他身边当男孩的那刻起 , 她骨子里的那股坚韧就呼之欲出 。 她敢爱敢恨 , 不会因为跟方诸之间有着师徒称呼就压抑自己的感情 。 相反 , 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 倘若爱而不得 , 她也可以洒脱地奔赴沙场成就事业一番 。 在和方诸相爱时 , 她甚至想要站在对方的前面 , 替他挡住伤害 , 一同承担他属于“柏奚”的责任使命 。 在她的爱情观里 , 有着能与现代女性产生强烈共鸣的独立色彩 。
缇兰与帝旭之间的感情 , 则展示了从隔阂到理解再到愿为之守护的宽博之爱 。



两个被命运裹挟的悲剧角色 , 本应相互远离 , 却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缺失的温暖 。 庶出身份以及那张同紫簪姐姐一模一样的面孔 , 这两个因素一开始就奠定了缇兰命运的悲剧色彩 , 也揭示了缇兰想要得到从小到大一直缺失的“宠爱”的原因 。 起初她对帝旭是害怕 , 但慢慢了解了帝旭同样的庶出身份和身为帝王在人后的孤寂一面时 , 她又对帝旭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的爱情 。 爱情于缇兰而言温暖又奢侈 , 是她愿意生死追随的一道光 。 这种以女子柔弱身躯守护爱人的感情 , 也让很多观众为之动容 。
柘榴与卓英之间则是一种心灵相通的亲密情感 。



涉世未深的柘榴心思通透 , 是深宫里刺绣技艺超群的绣娘 , 她和卓英的爱情始于卓英的守护与帮助 , 而她的爱也是默默付出 , 两个人的爱情以“信任”为基 。 但当遭遇危险和变故时 , 看似柔弱的柘榴甚至可以做到挡在危险前方 , 勇敢面对命运的未知 。 外柔内刚、意志坚定 , 我们对这种品格的认同和欣赏不分古今 。
海市的直爽、缇兰的温暖、柘榴的坚强 , 剧中的女性角色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性格之“韧” 。 在追逐爱情、实现自我价值的路上 , 她们的成长有迹可循 , 她们的选择主动而自然 , 她们为爱的付出坚定又勇敢 。 这样的爱情观 , 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当代女性照见自己的影子 , 找到价值共振 。

成年人的选择观
罗曼·罗兰曾说过 , “真正的英雄主义 , 是在明白生活的本质之后 , 依旧能够热爱生活 。 ”这句话放在《斛珠夫人》里 , 也很适用 。
海市和方诸之间不仅有虐恋 , 还各自背负了更大的使命与责任 。
原本的海市并非英雄 , 开始的她满腔热血只想复仇 。 她也曾在树下自问 , “那些决定不了自己命运的人呢?就只能认命吗?”



但显然海市没有选择认命 , 于是不屈的她在见到了战场上的死生 , 经历了刀剑之痛 , 体会了儿女情伤后 , 在一次次历练中参悟到了师父所选择的“大义”、寻到了自己内心想要守护的“道” 。
因为海市自己就是出身渔村的平民百姓 , 所以对于命如草芥的外族也一样怜悯 。 在边关为了救那些被当做战争人肉盾牌的迦满人 , 不惜自己涉险 , 打入敌人内部 , 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千千万万的迦满人免受屠戮 。



这种看尽纷乱局势中的利欲之争 , 却依然决定向爱奔赴、为家国坚守、关怀众生的选择和勇气 , 也挑动着现代观众的心绪 。
方诸也一样 , 他何尝不想放手爱一把?但身为帝王“柏奚”的使命枷锁让他只能将情绪深藏 , 以一种“悲情英雄”的方式守护海市、守护大徵 。



但方诸的“守护”是沉稳克制的 。 当他得知海市被俘 , 纵然心急如焚到吐血 , 也不会莽然地发兵营救 , 而是运筹帷幄想好两全对策 。



两个人爱而不得却仍心怀大义的悲歌 , 触动着当代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 在喧闹的世界里如何安静地活?在纷扰的社会中如何安身立命?现代人的选择也一样艰难纠结 , 但《斛珠夫人》给出的答案是:从困难中汲取力量 , 不屈于命运之困 。
这份价值引领是不少古言剧集所欠缺的 。 从悲情中收获温情、在绝望中找到希望 , 《斛珠夫人》用海市和方诸的艰难选择 , 拉近了与现代观众的距离 。 不“为虐而虐”、不强行说教 , 用细节搭桥、用昂扬的价值观和成熟的人生选择与当代观众共情 , 《斛珠夫人》为古言剧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分支路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