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入驻短视频平台……( 二 )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学生高昂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是“up主”教师们得以坚持的最大原因 。 一直使用课堂实录的宋浩 , 每期能够传到平台的视频都要录制4次-5次 。
“一定要把‘板书’的过程展现出来 , 这既是数学这门学科特点所决定的 , 也是我授课的‘核心法宝’ 。 ”宋浩说 , 每次上课 , 他都要背着相机、三脚架和麦克风 , 录制的时候也是问题频出 , 有时学生碰到三脚架 , 麦克风出现问题等都会导致素材“报废” 。
但学生们的正向反馈让宋浩有很大的获得感 。 他向采访人员讲述了印象最深刻的一封站内私信:一个男生大学4年都没有通过数学课考试 , 重修数次依然不过 , 大四看到了宋浩的视频之后 , 他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学完了宋浩的所有视频 , 在毕业半年后通过了考试 , 拿到了学位证 , 并顺利找到了工作 。
此外 , 一些小众的学科知识走进大众视野 , 收获更多关注和喜爱 。 赵斌告诉采访人员 , 此前在“慕课”上传视频的主要原因 , 是他所在的专业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少 , 仅仅有几个人 , 或者十几个人 , 他感觉花费这么大心思准备的课 , 结果只有很少人听到 , 有一些浪费 。
于是 , 赵斌才萌生了制作视频让更多人看到的想法 。 在B站上 , 他上传自己的《景观生态学》等课程后 , 收到了粉丝的“催更”提醒 。 “新媒体时代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 发挥寓教于乐的特点 ,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 ”赵斌说 。
更多的平台用户认为 , 短视频与知识的结合 , 使得知识本身、知识传播者和接受者三方都获益颇多 。 “虽然我考不上复旦 , 但不耽误我当复旦老师的学生 。 ”类似的评论时常在B站出现;在抖音平台 , 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了新知、增长了见识 。 统计显示 , 在过去一年的抖音视频评论中 , 虽然有111万次评论在问“怎么做” , 但也有136万次评论表示“学到了”;有86万次评论提到“看不懂” , 也有254万次评论表示“懂了” 。
最后 , 平台教学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师生交流模式 , 网络的独特氛围让学习这件事变得更加积极起来 。 采访人员在B站上看到 , 每每打开一个学习视频 , 都会看到开头与结尾满屏的“老师好”“谢谢老师”等弹幕 , 这已经成为B站用户“云上课”的基本礼仪 , 而“每节课”结束后 , 也总有用户自觉成为“课代表” , 在评论区整理总结内容要点或分享拓展相关知识 , 老师们也时常出没于评论区 , 点名表扬“课代表” , 讨论不同观点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蔡丹君说 , 她会在更新每期视频后 , 耐心看完所有的评论与弹幕 , 一一回复认真提问的私信 。 “与‘云学生’的互动 , 主要在于‘释惑’ 。 ”蔡丹君说 , “网络上大家身份不一 , 可能比任何一种课堂 , 都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到‘有教无类’ 。 ”
泛知识“蛋糕”如何越做越大
业内人士认为 , 在经过前些年娱乐化内容“霸屏”视频平台之后 , 泛知识视频引领平台发展的关键时期已经到来 , 精细化的内容是未来泛知识领域短视频发展的关键 。 大众对泛知识视频内容的硬核、纯粹、干货程度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
从过度娱乐化到严肃的知识传播 , 短视频平台内容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 根据近日相关机构对2015名受访者的调查 , 63.9%受访者认为泛知识类短视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 50.3%的人认为泛知识类视频存在传播伪科学的现象 , 43.6%的受访者指出泛知识类短视频侵权问题多发 。
采访人员梳理也发现 , 在一些科普类的视频中 , 看似是不一样的短视频博主在进行科普 , 但同一话题看下来 , 发现很多博主实际上只是“搬运工” , 观点雷同 。 据12426版权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 , 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累计监测到3009.52万条侵权短视频 , 独家原创作者被侵权率高达92.9% 。
此外 , 很多受访青年网民认为 , 伪科学泛滥也成为知识类短视频一大问题 。 例如一些博主说话非常不负责任 , 内容看起来挺有逻辑 , 让人觉得很可信 , 可仔细一想 , 他们都没有去了解事件本身 , 只是因为看过一些视频评论 , 就觉得自己很了解这件事情 , 其实不过是在坚持别人的观点而已 。
艾媒咨询CEO张毅分析 , 泛知识类短视频竞争的关键还是内容品质 。 “粗制滥造、跟风追随、缺乏科学依据的内容非常普遍 , 这与用户的期待有较大落差 , 进而造成信任风险 。 缺乏信任的产品 , 不管是采用会员模式、广告模式还是其他增值模式 , 都很难实现良性循环 。 ”


推荐阅读